宋代八大奇案

煙仓慾 1个月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长夜尽头 4星

共回答了468个问题采纳率:91.8% 评论

八个有点牵强附会了。四个还是可行的。

一、宋太祖之死

在宋朝有一位皇帝的死因一直是比较朴素迷离的,这是是宋太祖。在当时他死得时候,令人惊奇是并没有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根据金匮之盟传给了弟弟赵光义。所以宋太祖之死是宋朝第一大谜案。

在赵光义得到了皇位,并将之传给自己的儿孙,然而到了后来的靖康之难,因自己直系后代都死绝了,于是又重新将其皇位传给了赵匡胤的后代手里。我们不能不说这是历史天道轮回的注定,是你终究是你的,不是你的迟早就要还的。

二、“莫须有”案:岳飞是南宋最杰出的统帅,坚决主张抗金。但公元1141年金与宋开始议和。

力主议和的宋廷乘机开始打压手握重兵的将领,尤其是坚决主张抗金的岳飞。秦桧唆使其同党万俟卨向宋高宗呈上一道捏造岳飞抗金时拥兵不救、放弃阵地等许多“罪名”的奏折。此后秦桧再收买张俊、王贵、王俊去诬告岳飞儿子岳云曾写信给张宪,欲与之共同发动兵变。绍兴十一年九月,张宪被捕入狱;十月岳飞、岳云两父子也被骗入狱。老将韩世忠忍不住,去问秦桧岳飞何罪,秦桧蛮横地回答:“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韩世忠气愤地说:“‘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是年十二月,高宗赐死了岳飞。

三、“伪学逆党”案:朱熹是一代大儒,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宋宁宗即位后,朱熹曾提醒皇帝防止左右大臣窃权,引起专擅朝政的韩侂胄嫉恨,把朱熹的道学诬蔑为“伪学”。

韩侂胄指使亲信、监察御史沈继祖捏造朱熹的罪状——霸占友人的家财、引诱两个尼姑做自己的小妾,诋毁朱熹的名誉,把一贯清正廉洁的朱熹搞得声名狼藉。在沉重的政治高压之下,心力交瘁的朱熹不得不违心地向皇帝检讨,无可奈何地承认强加于他的罪状:“私故人之财”、“纳其尼女”。 在政治风潮的席卷之下,朝廷竟然还罗织了一个子虚乌有的“伪学逆党”,一共59人,朱熹便是这个“伪学逆党”的首领。庆元六年即公元1200年,朱熹在孤独、凄凉的病榻上与世长辞。

这场冤案,终于在9年之后得到昭雪。朝廷为朱熹平反,恢复名誉,追赠官衔,公开声明他的学说并非“伪学”,他的门生朋友并非“逆党”。后来,宋理宗发布诏书,追赠朱熹为太师、信国公,提倡学习他的《四书集注》。此后,朱熹学说作为官方学说,成为声势隆盛的显学,流传数百年而不衰。人们用这样的话来赞美朱熹:“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确实是当之无愧的。然而,这样一位大师,在生前却遭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被当朝用莫须有的罪名——“伪学逆党”,打倒在地,弄得狼狈不堪,斯文扫地,含恨去世。

四、宋季冤案:嘉定十七年即公元1224闰八月,宋宁宗驾崩之夕,史弥远矫诏废立太子,并发动政变,剥夺了宋宁宗唯一皇子赵竑既定的皇位,而且给济王安上“胁狂陷逆”的罪名,将其迫害致死,成为南宋后期的最大冤案。

被史弥远政变推上皇位的宋理宗继位后,有朝臣旧案重提,要求为赵竑追复王爵,以王礼改葬,并为其立嗣。绍定六年六月,权相史弥远病在旦夕,理宗颁下御笔,认可赵竑系在这次政变中遭迫害致死。但其虽命有关部门改葬赵竑,却依旧不肯更改济王赵竑的“胁狂陷逆”的罪名。后,这一桩冤案才得以彻底昭雪。

22小时前

50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