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釉里红瓷器特征

身情侣裤 2个月前 已收到3个回答 举报

写笔的字 2星

共回答了89个问题采纳率:97.8% 评论

明末清初釉里红瓷器的特征是釉色红艳鲜明,釉面光滑细腻。
这是因为在制作过程中,瓷器表面施以红色釉料,经高温烧制后形成的特殊效果。
釉里红瓷器的颜色饱满且均匀,呈现出独特的红色调,给人以高贵典雅的感觉。
釉里红瓷器的制作工艺复杂,需要经过多次烧制和施釉的过程。
在烧制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和气氛,以保证釉料能够均匀地附着在瓷器表面,并且在高温下形成红色。
这种特殊的制作工艺使得釉里红瓷器具有独特的色泽和光泽。
釉里红瓷器在明末清初时期达到了巅峰,成为当时瓷器制作的重要代表之一。
它不仅在国内市场上备受推崇,还远销海外,成为中国瓷器的重要出口商品。
釉里红瓷器的出现,不仅丰富了中国瓷器的品种,也展示了中国瓷器制作工艺的高超水平。
它的独特特征和精湛工艺,使得釉里红瓷器成为了中国瓷器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对后世的瓷器制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小时前

22

明戀某女士 1星

共回答了170个问题 评论

明末清初釉里红瓷器是中国瓷器发展的重要阶段,其特征包括:

1. 釉色鲜艳,呈现出红色或橙红色调;

2. 釉面光滑细腻,具有一定的透明度;

3. 瓷器胎体细腻坚硬,质地均匀;

4. 绘画技法精湛,常以花鸟、人物、山水等为题材;

5. 纹饰丰富多样,常见的有莲花、云纹、缠枝花卉等;

6. 瓷器形制多样,如盘、碗、瓶、罐等。这些特征使得明末清初釉里红瓷器成为中国瓷器史上的重要艺术品。

1小时前

38

一生要承诺 4星

共回答了432个问题 评论

釉里红瓷器始于元代,兴于明初,成熟于永宣,精于清初。据传釉里红瓷器的创造发明还缘于一次偶然的巧合,说是元代铜匠围着粘有铜屑的围裙,到窑厂找绘制瓷器的艺匠聊天时,把铜屑抖落在成型瓷器未干的坯面上了,因铜屑粉末颗粒细微,难以肉眼观察得到,所以蘸釉水时也未被工匠发现和处理,后入窑经1350度高温烧制青花瓷的同时,粘了铜屑器皿部位也还原气氛烧制成带有晕散的红色,幸运的是这种铜元素要还原成红色的温度要求几乎与青花一致,经追究,发现这种红色即为铜匠围裙上的铜屑所致,就这样,一种釉下彩瓷器的新品种——“青花釉里红”就这样问世了。

  上面说过元代釉里红的特点了 现在我们详细了解下明代釉里红的特点与价格

  明代建国之初就制定了详尽的礼仪制度,对日用物、服饰等都作严格规定,君臣有别,上下分等,不可逾越。

  从器物材料看,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公布的居室器用制度规定,酒具自君王至庶民分别使用金、银、锡、磁(瓷)、漆等材料制作。明初宫廷仍沿承元代旧制,日用器皿多见金银器,但大件器物仍用瓷器。因此迄今我们所见洪武官窑瓷以大碗、大盘、大瓶、大罐为主,绝少小件器物。

  从瓷器釉色看,洪武二年(1369年)规定了祭祀用青、黄、红、白四种色釉,其中青(蓝)、红、白是高温色釉,黄是低温色釉。这四种釉色禁止民间使用。

  洪武官窑釉里红和青花在同一技术条件下产生,两者除呈色剂分别为铜和钴外,工艺流程基本一致,使得胎釉特征大体相似;但因釉里红和青花对釉的要求和窑炉条件略有不同,因此两者的外观特征又有所差异。

  洪武朝历时31年,釉里红的原料配方和制作工艺前后不同,从胎釉特征和釉里红呈色上也能看到这种差别。

  (一)胎釉特征

  洪武釉里红的胎骨有粗松和致密两类。粗松的一种手感稍轻,瓷化程度差。致密的一种断面细腻、紧密,白中略灰。据理化测试,釉层CaO的含量比青花瓷高,含钾量较低,属钙碱质,高温烧成时粘度变化不会太大,较少流釉。

  釉面具明代青花器的特点,釉质肥厚、滋润,釉色发青白。釉层有两种:一种肥厚莹亮如堆脂,乳白色,有冰裂状或长条状开片;另一种肥润致密,釉表有极细微橘皮纹,白中含青或青灰。普遍见缩釉点或缩釉线,露胎处见窑红。玉壶春瓶、执壶及口径20厘米左右的大碗底部施釉,但是底部釉的光泽感不强,与器身玻璃化程度较高的釉面色调不一样,为白浆釉,薄处微泛黄,厚处呈乳白或青色。器身往往有开片,尤其是一些器物,大概是因火力不足,有类似浆胎的现象。釉里红呈色红艳的大多釉色乳白,呈色灰暗的大多釉色趋灰。

  带足器物的足已经改变了元代斜削的特点成为平削,器底微微下塌。

  (二)釉里红呈色

  洪武釉里红呈色多样,多数呈较淡或偏灰的色泽,有的器物有正红现象,有的呈暗黑色。

  1、艳红色——呈色纯正浓艳,线条外缘大多有晕散,有些甚至整个釉面都呈浅红色。呈色艳又无晕散的极少。检看这种洪武釉里红残瓷,莲瓣间不借用边线推断这种工艺在洪武早期使用。

  2、赭红色——色厚重,剖面用高倍放大镜观察,釉里红处于白釉层中间,即胎上有一层白釉,其上是釉里红,釉里红上又有一层白釉。

  3、灰红色——釉里红彩较薄。

  4、灰黑色——呈色以灰黑为主,微见红意,称釉里灰或釉里黑。有些呈色黑灰的可见明显的铁褐斑,这是含较多铁质之故。

  南京明故宫和凤阳皇陵的釉里红建筑构件有数种呈色,如赭红色(局部有绿苔点)、酱红色(有晕散)、赭褐色(有绿苔点和晕散)、黄褐色、黑褐色等,呈色极不稳定。

22小时前

7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