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三省制的形成

丆枉苼 3个月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這老娘們 3星

共回答了373个问题采纳率:90.8% 评论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曾经有一种官吏制度,从秦汉起流传千余年。这种制度在魏晋南北乱世之中,发挥出无可替代的作用。甚至对以后的封建王朝,产生长达千年的影响。这就是已经消失的三省制度!

起源

尚书,起源于秦朝。原本他们只是皇帝身边负责文书的工作人员,有点类似于秘书。后来到东汉时期,逐渐演变为执行政令的尚书台,最终变为尚书省!

门下,原本为侍奉皇帝的随从。东汉时期光武帝刘秀设立侍中,这些身边的人开始给皇帝提出各种政策意见以供采纳。由此直到西晋年间,逐渐形成门下省!

秦汉时期皇帝设立的尚书省与门下省,协助其处理国家政务。到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一代枭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为了把控朝政,他也对官制进行了一定的改革!曹操设立“秘书监典尚书奏事”把持政事。后来其子曹丕篡汉称帝,改秘书监为中书省!

这时候中书省与秦汉时期流传下来的尚书省、门下省,三者并为封建王朝的统治中枢机构。由此三省制度正式登上历史的舞台,开始展现它们的光辉!

三省的制度

中书省

中书省最高长官为中书监与中书令,各置官一人(京官三品)。中书省下面再设置中书侍郎四人(五品)与中书舍人若干(七品)。

中书省是一个王朝的决策中心之一,主要长官尚书负责替皇帝颁拟诏书,并提交全国各地递交上来的奏折!

门下省

门下省源于西晋,由东汉的侍中寺演变而来。门下省最高长官为侍中,共四人(三品)。其后再设立“给事黄门郎中”四人(五品),门下舍人若干(七品)。而政府中归宿门下省管理的,还有各种散骑常侍与散骑侍郎等官员。

门下省也属于中央决策机构之一,主要是充当皇帝的顾问团。还负责审核中书省提交上来的诏书、奏折,并且发放通过的政令!

尚书省

尚书省也起源于西晋时期,由东汉的尚书台演变而来。尚书省最高长官为尚书令(三品),副长官为尚书仆射(分为左、右仆射)(四品)。其后再设尚书五到六人(五品,总人数最多八人因此也称“八座”)。他们之下还有左右丞三人、尚书郎六十四人、曹典事若干!

尚书省是王朝的行政中枢,所有诏书递交前必须由它提出建议。而后所有通过的政令全部由尚书省分发全国。

21小时前

9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