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第一个故事

莣鋽葃兲 3个月前 已收到3个回答 举报

幸福不奢侈 4星

共回答了469个问题采纳率:93.8% 评论

第一个故事,标题叫做《考城隍》。故事讲的是一位姓宋的先生,一辈子读书考科举,但是一直没有考中。

突然有一天,有一位官差来找宋公,叫他去参加考试,宋公去了以后,发现考官都不是普通的官员,考官里还有关二爷在内。

宋公写完考题,考官们赞不绝口,任命宋公当一方城市的城隍爷。宋公说家里还有老母亲需要照顾,于是考官特批了假期,允许他回家先照顾老母亲。

宋公回家以后,发现自己已经断气三天了,这考完试回来,又复活了。过了几年,宋公老母去世了,宋公自己也去世了,去世了以后,正式上任,去做了城隍爷。

故事的主旨是批判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讽刺一个读书人,连神仙的考试都能够通过,却无法考中人间的考试。

11小时前

32

傻没真假 2星

共回答了70个问题 评论

第一个故事是考城隍。

故事如下:

从前,有一个人叫宋焘,是个秀才。他患了重病,躺在床上。恍惚之中看见有个人牵着马来接他,说要带他去考试。

他觉得这个时间不对,考官都没来,怎么就能去考科举呢?但是牵马的那个人一个劲的催促,于是他就只好强拖着病体上马了。

那个人带着他走的是一条完全陌生的路,然后又到了一个金碧辉煌的宫殿里。

宫殿里坐着十几个考官,他都不认识,唯独认识关帝,关帝就是阴间的神武关圣大帝。

所以宋焘就明白了,原来自己已经死了,来到阴间了。

而阴间有一个官职叫城隍,是守护城池的神,相当于阳间的郡县长官。

他被人接到这里就是为了考这个官职。

与他一起参加考试的还有一个姓张的秀才。

考官们出的题有八个字:“一人二人,有心无心”。

不久,宋焘和张秀才都交卷了。

宋焘写的是:“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关帝考官们都觉得写得很好,于是就决定让他担任城隍一职。

宋焘于是大哭,说:“承蒙考官们的厚爱,我很感激,可是我家里还有一个70老母,我要去做官了,就没人养她了,能不能等我老母亲去世之后,我再赴任?”

考官们都被他的孝心打动了,于是让人查查他母亲的阳寿,一查,发现他母亲的阳寿还有九年。

于是考官们决定,给他放九年的假,九年之后再上任。这九年就先让张秀才代替他。

然后他和张秀才就一起出来了,张秀才送他到郊外,还赠了他一句诗:

有花有酒春常在,无烛无灯夜自明。

这时候,宋焘其实已经死了三天了,他这一回去,相当于就死而复活了。

他母亲听到棺材里有声音,打开一看,他居然活过来了。

然后他就又和老母亲一起生活了九年,九年之后,老母亲果然去世了。

她将老母亲安葬之后,沐浴更衣,自己躺在床上,然后也去世了。

这时候他岳父家,忽然看见他骑着一匹大红马,后面还跟着很多辆马车,来岳父家拜别。

岳父家并不知道他已经去世,所以不知道他已经成了神仙,觉得非常震惊。急忙跑到他们家一看,发现原来他已经死了。

9小时前

7

她战萝恋 4星

共回答了424个问题 评论

第四章《考城隍》。

这个故事讲述了书生宋焘在重病去世之后受神差邀请,考上了城隍。但是宋焘表示希望为母亲尽孝,恳求在母亲百年之后再赴任。他的孝心感动了关帝,准许他还魂为母亲尽孝。

该篇故事反映了中国自古对孝道的重视,做为《聊斋志异》通篇首文,作者在文中借书生之手,写出了自己的善恶观,也通过书生之间互赠的诗句,展现了自己的胸襟,同时通过故事巧妙的安排,讽刺了当时科举制度下的丑恶氛围。

6小时前

35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