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镜智 平等性智 妙观察智 成所做智是什么意思

戒卟掉依賴 2个月前 已收到6个回答 举报

野性又可爱 4星

共回答了489个问题采纳率:96.8% 评论

雪漠:那什么叫五智?五智指的是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法界体性智。我们可以安住在真心状态下,对五智进行不一定符合学者话语体系的一种理解:大圆镜智指的是,你的真心像一面镜子似的,能明明白白地照出世界上的一切,但无论映照出的是什么事情,有多么惹人讨厌、生气,有多大的诱惑力,镜子都不为所动;平等性智指的是,你去除了对“我”的执著,消解了“我”与“外部世界”的分别与隔阂,于是实现了一种内心的平等与圆融;妙观察智指的是,你的心时时保持警觉,没有一丝一毫的散漫与昏沉,对眼前的一切,都具有清醒而敏锐的觉知;成所作智指的是,虽然你没有任何机心与算计,心如朗然晴空,但是一旦面对世上的一切时,仍然知道自己应该如何抉择,怎样才能达到目标;法界体性智指的是,你专注于眼前的事情,不被其他的诸般显现所影响,因为你明白,所有一切都随着因缘的流转而不断改变,没有固定不变的状态,无法执著,也无须执著。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仅是我自己的一点体会,你别管是不是符合经典,你只管是不是能让自己得到一点小小的启发。我们学经典的目的,不是为了谈弄玄虚,镇住别人,而是为了学以致用。我们以证得明空之心后的开车为喻:你手握方向盘,心融于空性,明白这个世界都是虚幻的,不要去执著它。明白它是没有自性的,是因缘聚合的,是瞬息万变的,这是法界体性智的妙用;你守住明空之心开车时,心如明镜,所有的景物都朗然映于心中,心却如如不动,这是大圆境智的妙用;同时,你明白世界是平等的,没有你和我的区别,没有二元对立,这是平等性智的妙用;虽然不离明空,心无旁骛,但你仍然会成功地将车开到目的地,这便是成所作智的妙用;你的心时时警觉,时刻注意往来的车辆,避免发生车祸,这便是妙观察智的妙用。但是,要明白,明空之心是坦然放松的,不要高度紧张。警觉还要放松。朗然空寂之中,不乏光明的警觉,仿佛有一种光明照耀你的心一样。那放松,就像躺在野外,面朝虚空,无念无想,身体消失了一样的放松。在这种状态下,你可以做任何事情,走路、吃饭、看书、写作,等等。在应对万事万物的时候,你都可以用那份警觉去观察和体会。什么是观察呢?观察就是看看自己心中的那份警觉是否如法,是否能够应对外物而不为它牵引,这就叫观察。体会则是让自己的生命融入这份觉悟,品味它,不要丢掉这份觉悟。当然,刚开始的时候,你也许会丢,但因为有了那份警觉,你很快就发现自己不在状态。这时候,你就要重新提起正念,安住于随缘任运的安然之中。这便是不怕念起,但怕觉迟。只要你及时地警觉,你便能忆持那觉性,保任那觉性,终而融入那觉性。你要少说话,一直专注地品味和体会。这样,久而久之,你就没有执著了。做任何事情,你都能保任住觉性;你可以做任何事,你都不会执著于它。你吃了几十年饭,却没咬一粒米;你写了几百万字,却没有动一笔;你行了千万里路,却没有走一步;你经历了许多的红尘历练,心灵却仍然没离开那种朗然空寂的光明。明白了这一点,你便自然明白了老子所说的“无为而无不为”。你就这样进入空寂和妙察,警觉,专注,体会,放松,让自己行、住、坐、卧都融入这觉性光明,让自己的一生都融入这觉性光明,你就离苦得乐了。

21小时前

25

杜大呆 1星

共回答了188个问题 评论

楼主好!这是佛教常识,自查在线的佛学词典,就能了解表面意思,不必问谁。下面简介些知识,供参考。

【1“四智”的出处】

佛经多处提到过该词,讲的较详细是《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报恩品》,最好直接参学佛的原话,那是从一切众生本觉的“体、相、用”三角度,开示圆满智慧的妙德,最利于实修,而单看头条的口水文靠不住。

【2,参考佛家各宗的法解】

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在《坛经》里,从自性佛角度,对“四智”做过精彩解说。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唯识宗的祖师们也都从本门心要出发,对之做过大量特色开示。学人根据实修法门的需要,将各家阐释的教理对比领悟,比简单知道些“四智”的佛学知识,更有益处。

【3,修证“四智”的最好方法】

佛在《本生心地观经》和惠能大师在《坛经》对“四智”讲的一样,都是“顿开佛性、随缘妙用”的无相生心修法,而末法根基的众生多于此门无缘,必须专持净土宗的念佛法门,才能齐修“四智”,一生成就。为何?至心念一句佛号,此心即入弥陀性海,自然大悲于法界,圆镜智起用,妙观智放光,成作智圆满,平等智无边,在凡夫地也与十方佛菩萨的愿行相应,何等的殊胜?历代净土宗祖师对此做过精彩讲解,绝对别错过。否则,“四智”仅是佛学知识,百无一用。

【4,“四智”的实修解】

现依惠能大师开示,用最通俗话略说觉者实用“本心四智”的方法为:(1)观空随缘,心无所住,彻照了了,即显“大圆镜智”。(2)观法如如,行方自在,无相无见,即显“平等性智”。(3)慈悲一切,六度为怀,普愿无尽,即显“成所作智”。(4)返闻佛性,入众生心,触幻生便,即显“妙观察智”。换言之,真修行人时刻都能追随佛菩萨,普施“四智”,念念在修,并无神秘和不能。

【5,对“四智”的常见误解】

主要有两类:(1)认为“四智”是佛独有,众生无份。这由不懂“佛即众生”的实相义导致,也是未入佛教大乘门者的普遍错误。(2)认为“四智”必须渐修才能得到。这由不懂“众生本具的佛性,即四智性”的实相义导致,也是未能实修大乘门者的普遍错误。

总之,别把“四智”当做神通和知识,也别看做高不可攀,而要明白都是众生的真心本能,如同天然宝藏,全靠“一念觉性”去开采。但能真念佛,何愁无“四智”?

19小时前

40

抚琴鸣音 1星

共回答了135个问题 评论

“众生即因无明,所以长劫沈沦在三界的生死苦海中,不能出

离。要断除无明,就要闻熏正法正知见,如理思维。众生闻

思修般若正知见(即闻法),如理思惟推求(参禅),在触

证能所二空、离见闻觉知的第一义心(如来藏)时(见法──

于法如实知),意识心转依如来藏的无分别性,即出生无分

别智,得下品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得法眼净),三缚结尽

(得法──即远尘离垢)。了知如来藏就是一切有情生命的实

相,万法的根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任一有情皆有(即

见法决定)。”

正枝居士

16小时前

4

你愛我嗎 3星

共回答了31个问题 评论

谈谈平等性智:选择种子后,和据选择该种子的众生都享有平等的向种子读取和写入的权力。叫平等性智。

12小时前

27

曲折得调调 2星

共回答了230个问题 评论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远报儿女,近在己身。

多做善事,增福增寿。

日行一善,行善积德。[祈祷][祈祷]

7小时前

43

黑兮兮 2星

共回答了63个问题 评论

就是心,,心就是空无一物之灵,也可说是天地镜,也可说是觉……。

1小时前

4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