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黄色是怎么回事

无聊人萧 1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那疼系腰间 4星

共回答了458个问题采纳率:95.8% 评论

羊肉如果是黄色的,其实就是黄羊病,黄羊病其实是一种代谢病,受饲料与环境影响而导致的一种疾病,可分为黄疸病和黄膘病。

习惯上把羊屠宰或死亡后胴体局部或全部变黄的现象统称黄羊病。为便于区分,把放牧羊出现的变黄现象称作疾病型黄羊病——黄疸病;舍饲育肥中出现的变黄现象称作代谢型黄羊病——黄膘病。

11小时前

49

男女有别 3星

共回答了384个问题 评论

什么是黄羊病:黄羊病其实是一种代谢病,受饲料与环境影响而导致的一种疾病,可分为黄疸病和黄膘病。

习惯上把羊屠宰或死亡后胴体局部或全部变黄的现象统称黄羊病。

为便于区分,把放牧羊出现的变黄现象称作疾病型黄羊病——黄疸病;舍饲育肥中出现的变黄现象称作代谢型黄羊病——黄膘病。 疾病型黄羊病中黄疸病的常见原因:实质性黄疸各种病毒、细菌导致羊肝硬化、肝炎,使得肝脏实质性发生病变,引发黄疸;阻塞性黄疸寄生在胆管内的寄生虫(如肝片吸虫、绦虫等)、胆囊炎、十二指肠炎等都会造成胆管阻塞,胆汁外溢,胆汁中的胆红素、胆黄素排入血液,将全身各组织器官染成黄色,造成黄疸肉; 溶血性黄疸由血液原虫(如羊锥虫、焦虫等)、附红体、钩端螺旋体侵入机体或发生中毒和全身感染,引起机体内大量溶血,血红蛋白游离在血液中,经肝脏代谢产生黄疸。

代谢性黄羊病的常见原因:因为完全舍饲育肥羊是近几年才有,时间短,问题多,好多羊病与放牧羊完全不同,大致原因为:饲料中铜含量过高,导致肝脏负担过重,胆汁分泌增多,脂肪颜色变黄。

常见于在育肥羊料中添加猪料的养殖户中,因高铜有催肥作用,且氧化铜又是黑色染色剂,所以在猪料中添加高铜可以起到长势快、粪便发黑,有种猪健康消化充分的感觉,养羊户就在羊料中也添加猪料,以期获得养猪的效果。

临床上解剖可以看到羊的肝脏无弹性、发硬、质脆;有的颜色泛绿光。

胆囊增大。

精料饲喂量过大、小苏打比例低,导致瘤胃产酸过大,经真胃、肠壁吸收后进入血液,引起酸中毒,肝脏解毒工作加剧,胆汁分泌增多;精饲料或饲草中黄曲霉菌含量高,易引起脂肪淡黄色;肾脏和尿道长期排放弱酸性尿液,刺激引起发炎,尿潴留,部分尿液串入皮下,都易引起黄羊病;临床上解剖可见膀胱尿液潴留,肠油少,羊尿频、尿少,呼气有酸臭味,严重的出现四肢瘫痪、头低垂、毛色无光、消瘦,严重的酸中毒像羊快疫一样死亡。

食盐和小苏打添加量太高,导致钠离子过高,钾、钠离子不平衡,细胞壁渗透压产生负压,高盐量促使羊喝水多,细胞充盈,羊体外观虚胖,屠宰后,水分随血液、皮下流出,胴体重比想象得小。

肉质短期内就失去水分,肉质颜色变黄。

如果放在冷库急冻后,颜色恢复正常色。

饲料中含胡萝卜素多或黄色染色剂的原料,代谢后植物性黄色剂会把脂肪染黄。

如饲喂玉米蛋白粉、棉粕、VB12粉等都会引起。

尿素等慢性蓄积性中毒,同高铜原因一样,均为肝、胆功能失调引起黄疸。

育肥时间短,料中能量低也可引起,主要是皮下脂肪沉积少,且多为不饱和脂肪酸构成,羊油稀软,易氧化变黄。

精料组成原料单一, 大量长时间饲喂玉米、米糠粕等高脂肪、易酸败的原料,使机体内VE 消耗量大增,引起体内VE含量降低、加上其他抗氧化剂不足的共同作用,导致抗酸色素在脂肪组织中沉积,并使脂肪组织形成一种棕色或黄色无定性的非饱和叠合物小体,促使黄膘产生。

9小时前

9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