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申五令典故是什么

詠逺璦鉩 4个月前 已收到4个回答 举报

結束乞討 2星

共回答了215个问题采纳率:94.8% 评论

三申五令典故是指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子子申主持审理了一起公道之争。其案件原由是:鲁国宣王季伯和晋国费文公各有一牛在田里争吃,季伯以手把牛拉开,结果未果,因而发生了争端。

子申以“三申”指双方都将理由详细申述;以“五令”指先说明权力,再宣告审判,三是判定正义,四是提出行政处罚,五是说明公道的根据。

最终,子申以公正的态度判定季伯有过错,责令他赔偿晋国费文公的损失。 三申五令的典故,不仅代表了春秋时期的公平正义,也为后世的司法体系奠定了基础。

21小时前

17

草公公 2星

共回答了239个问题 评论

三申五令典故是指汉武帝在位期间,为了防止各地官员滥用职权,发布的一系列立法。其中包括《三申书》、《五令书》和《典章》等,他们都是汉武帝政治施政的总结。
《三申书》由汉武帝亲自撰写,目的是强调以德治国,要求各地官员发扬道德,心存善良,不徇私情,务求公正;
《五令书》是汉武帝发布的立法,要求官员从严处理腐败现象,减少贪污行为,严格查处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
《典章》是汉武帝在位时根据当时情况制定的一套法律法规,主要是为了规范官员行为,保障老百姓的合法权益。

19小时前

48

爱情如戏 1星

共回答了120个问题 评论

三申五令典故指的是战国时期齐国的法官赵偃,他提出了“三申五令”的司法制度。具体来说即要求文书有三遍,第一遍为“申”,即陈述案情;第二遍为“折”,即理据;第三遍为“表”,即对结论的总结。另外,还要求五令,即令案件受理、令案件调查、令案件审理、令案件判决和令案件执行。赵偃的“三申五令”提出,使中国司法程序得以正式化,并在后世得到推广和发展,影响深远。

16小时前

43

大傢族 1星

共回答了177个问题 评论

回答:三申五令典故是什么

三令五申典故是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三令”,一令观敌之谋,视道路之便,知生死之地;二令听金鼓,视旌旗,以齐其耳目;三令举斧,以宣其刑赏。

五申”:一申赏罚,以一其心;二申视分合,以一其途;三申画战阵旌旗;四申夜战听火鼓;五申听令不恭,视之以斧。“三令”与“五申”的原意是教育将士应该在点阵中或军事行动中明确作战守则。如今,“三令五申”是再三地向下级命令告诫的含义。

12小时前

45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