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陋室铭的行文思路

怀旧不休 3个月前 已收到3个回答 举报

苯小孩 2星

共回答了201个问题采纳率:96.8% 评论

文章开篇用类比先点明主题: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接着,从三方面具体表现出陋室的不陋:

一是居住环境清幽不俗,“苔痕上佳绿,草色入帘青”。

二是交往不俗,“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三是室主人情趣高雅,“调素琴,阅金经”。

最后再自比诸葛亮和杨雄,表明自己的胸怀和抱负,又引用孔子“何陋之有”结束全文,一气可气,首尾一贯!

1小时前

13

不会放你走 4星

共回答了435个问题 评论

全文的思路很清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类比引出陋室,点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再写“陋室”,写出陋室的室外自然环境清幽和室内交往人物的不俗,说明陋室不陋。

再举古贤诸葛亮,赵子云来证“陋室”不陋,最后用孔子的话收结,恰到好处。

21小时前

31

感恩的猫 2星

共回答了257个问题 评论

《陋室铭》行文通过对居室交往人物生活情趣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陋室铭》一文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追求声色娱乐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情怀。“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有用韵的特点。

从题目看,作者是在赞美陋室,为陋室作铭,其实不然,作者是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本文运用借物抒情、托物言志,通过对陋室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甘居陋室、安贫乐道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作者不慕富贵,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全文81字,可说是字字写陋,又字字透着不陋。

开篇16字,为全文写不陋奠定了基调。“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从表面看来,“仙”与“龙”是为山、水增色彩,实则是喻陋室之主。陋室主人身居陋室,而精神思想却那般富有充实。

这篇铭文运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方法,通过赞美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态度,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18小时前

41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