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刘墉下南京背景

战神归来 3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我想依靠你 4星

共回答了440个问题采纳率:97.8% 评论

刘墉下南京,这是京剧《南柯梦》中的经典情节,这一幕情节主要反映了南京城的景色和人民的生活情况。
京剧《南柯梦》中刘墉下南京背景非常丰富。
这一幕刘墉下南京的情节有很多细节描写,如南京城的城楼、水门、江岸、渡口等,以及人民的日常生活,如市井百态、贫富差距等,这些都给观众提供了一个生动的南京景象。
通过这一幕情节,不仅可以了解南京城的历史变迁,还可以感受到南京城人民的真实生活,同时也让观众更好的理解和感知整部京剧的内容。

1小时前

9

三八毛 4星

共回答了456个问题 评论

刘墉下南京这部戏可以说是二分史料八分戏说,历史上确有刘墉其人,乾隆十六年的进士,做过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也确实在南京做过官,乾隆三十四年(1769),51岁的刘墉获授江宁知府。因其为官清廉,关于他的事迹在民间广为传播,后经文人墨客编写加工改造成戏曲广为流行。

刘墉出身名门相府,祖上数辈都是进士出身。父亲刘统勋更是官拜大学士,位极人臣,深得乾隆皇帝倚重,因此刘墉走上仕途具备深厚的家族渊源。刘墉一生为官五十余载,宦海沉浮,几经起落,官职最高时做到体仁阁大学士,总体而言清正廉洁,继承了父亲刘统勋的衣钵,成为乾隆、嘉庆朝的重要大臣。

刘墉不仅是政治家,更是著名的书法家,是帖学之集大成者,被誉为清代四大书法家之一(其余三人为成亲王、翁方纲、铁保)。清朝徐珂称赞刘墉:“文清书法,论者譬之以黄钟大吕之音,清庙明堂之器,推为一代书家之冠。盖以其融会历代诸大家书法而自成一家。所谓金声玉振,集群圣之大成也。其自入词馆以迄登台阁,体格屡变,神妙莫测。

刘墉是一位善学前贤而又富有创造性的书法家,师古而不拘泥。刘墉书法的特点是用墨厚重,体丰骨劲,浑厚敦实,别具面目。刘墉之书尤善小楷,后人称赞其小楷不仅有钟繇、王羲之、颜真卿和苏轼的法度,还深得魏晋小楷风致。

21小时前

22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