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诗人张耒的夏至解释

无权拥她 3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言偲谨 1星

共回答了166个问题采纳率:98.8% 评论

夏至(summer solstice),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90°,是“夏至”节气,夏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夏至是农历24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重要传统节日,称为“夏至节”,在这一天民间有吃面条、食粽子、吃馄饨等众多习俗,并有“立夏日,吃补食”的民谚。

1小时前

29

谎言很伤 4星

共回答了437个问题 评论

宋代诗人张耒的《夏至》是一首哲理诗。说的是春天有化生万物、养护乾坤之功,养护到极盛的时候,即“长养功已极”,产生卦变,春悄然转化为夏。

但是对于天地间的时节变易,流年暗换等,人们常常是后知后觉的,当其事物初萌之时,浑然不觉(如“人间漫未知,微阴生九原”,即人们还停留在春天的意识时,夏阴已经悄然出现了)。

只有因善于体道而细心观照天地微妙变化之人,即“观化子”,才会对此有敏锐的觉察。

“韪哉观化子”,意思是那些善于观照天地变化的修道之人是真的明智啊,凡事不会强求强争,因为他们洞悉时机变化,知道待机而动,顺势而为,不做多余的事,所谓“默坐付忘言”。

知道坐而待机而动,无须多言。

付是付诸即付之于的意思,付忘言就是付之于不言说。这里不但用了庄子里的意思,也并用了孔子的“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之意。

“几微物所忽,渐进理必然”,人们常忽视事物都是从微小征兆开始量变到质变的,之所以一叶落而知秋,是因为变化之道已寓其中,可用此理来推演一叶落之后将会怎样的渐进变化。

21小时前

13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