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自本心 见自本性 心和性的区别又是什么 怎么才能明心见性

暂爱有我多 3个月前 已收到6个回答 举报

福你康 3星

共回答了396个问题采纳率:94.8% 评论

心即是智力和见识的表现,而性是感情和好恶的表现,有法律、伦理、道德管理的坦荡和纠错的性情才是正确的人性观,人有嫉妒心、虚荣攀比心、占有欲是很正常的,不要过头,善恶是斗争获得的!

在二战时有个日本船撞沉在海上的安娜塔汉岛上,船上逃生出31个人,其中有对夫妻,其它9人是军人,有两个军人的枪带在身上,于是两人就开始称王称霸,还强占了唯一的女人和子。

后来两人权利膨胀,先是杀死了军人里以前有矛盾的一个人,后来又杀死了一个不服管教的男人,这时大家恐慌了,大家合伙把这两人弄死了,然后拿到枪的两个人做了头头,也是霸占了和子,但是不久两人闹矛盾互相厮杀,两派争斗不断。

等到只剩下19个人的时候,有位长者召集大家协商,让和子和一个男子离开到岛的另一边去生活,把枪扔进大海,余下人和睦相处,可是人性就是这样,一旦没有了约束反而更加残暴,群中男人们互相争斗不断,最后只剩下七个人。

而和子发现了来的船只被救回了日本,而船来解救其它人时,其余七人不相信战败躲起来拒绝上船,后来找到其中一人的家人劝说,他们才愿意上船回到日本,他们的荒岛逃生故事轰动一时,和子还主演了由此改编的电影,但是和子丈夫死后也沦落到做脱衣舞女郎了!

要明心见性很难,也就是批评与自我批评,自我批评过头了会自卑,经常不反省又会高傲自大,会犯错、犯规,受到道德批判、处罚和批评,严重的受到法律制裁,但是只要错了就改,勇于担当,你还是个大写的人!

4小时前

38

红罗帐 4星

共回答了409个问题 评论

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见性是什么?见自性。自性是什么。自性是实相道,实相无相,本自清净,本不生不灭,本不动摇,本具足,能生万法。

心性是一,不是二。用戒定慧去贪嗔痴,得身口意三业清净。

有分别心就会有是非,有争就没有平等慈。

2小时前

31

幸福开拍 4星

共回答了426个问题 评论

六祖曰:心是地,性是王,性在心地上。心是体,性是体之性能。比如大海,水是体,其湿性,流动性是其性;再比如大地,土是其体,覆盖性,生养性是其性。

那么心的相貌究竟是是怎样的呢?无色无相,无边无量,全然空无,没色质的东西,也无非色质的受想行识,这就是心地,心的本体!虽全然空无,但又全然觉知!这即其性!全然觉知是心之性!

再来看一下文殊菩萨偈: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觉海(形容全然觉知的心像无边的大海)即心地,是心之体,澄圆,元妙即其性!

没必要纠结心与性,如来藏与阿赖耶识之细微区别,老老实实的修行就好了!阿弥陀佛!

21小时前

3

凉心女神经 1星

共回答了112个问题 评论

心.与性、地区别:其心乃一、其性两面…是矣。

……

从(赤子初心)为界:

……

逆转(照见过去先天之心者)乃见真佛、恒明湛然.其入真道。

……

顺转(照见至今之后天习气)乃入真魔、又名.天魔、它可毁灭人性.而无恶不作、它只能发挥贪瞋痴至淋漓至尽.而毁灭天下和自身是也;而儒家(大学)的(格物)致知.而知止...是此矣。

……

此乃:

佛家: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是矣!

道家:以此为(金丹大道)是矣!

儒家:以此为(明明德.亲民.知止)止于至善...是矣!

17小时前

33

聆听笔记 3星

共回答了387个问题 评论

感谢邀请!说实在的,我没资格回答这个问题,我没有任何实证。

我也思索过这个问题。我不知道梵语中原意有何差别,但中国的古人用了这两个字来翻译,说明愿意应该也是有所不同的。这是中国人不严谨的地方。西方人一定是先定义然后辩论起来就好开展了。我的理解是心应该是佛性,性是心的起用。从中国古文字来看,性是心生,念是今心即心的当下,意是心音。纯属个人浅见。

12小时前

35

监狱风云 2星

共回答了267个问题 评论

性者,心之体。心者,性之用也。二者不一,也不异,性如水,则心如波。当我们证到我们的自性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生不灭,修行了,不增加,不休行,也没有减少,本来具足,在日常生活中妙用无穷,却无一法可得,那就开悟了。然后绵密保任,调服习气,最终大彻大悟。

6小时前

18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