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初期山东有几个王

小败笔 1个月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美女丨战队 2星

共回答了281个问题采纳率:94.8% 评论

明朝在山东共封过六位藩王,成功三位,绝后三位,成功率百分之五十。来看看具体情况:

第一位:齐王朱榑。

是朱元璋的第七个儿子,洪武三年(1370年),受封齐王。洪武十五年(1382年),就藩山东青州。中国古代,亲王爵位以秦、晋、齐、楚是个爵位最为尊贵,排行老七的朱榑能封上齐王,应该是得到老爹朱元璋的疼爱。但齐王是个不安分的人,坏事做了不少,建文帝朱允炆上台后,将齐王废为庶人,禁锢在南京4年。靖难之变后,朱棣当上皇帝,恢复朱榑的王位,并让他回到封地青州就藩。

齐王本性不改,回到封地后,好了伤疤忘了疼,朱棣多次苦苦相劝,叫他不要忘了建文年间坐牢的痛苦,朱榑不听,阳奉阴违。永乐四年(1406年),朱榑被召唤到南京见四哥朱棣,朝廷大臣弹劾朱榑的罪行,朱榑说道:“你们这些奸臣,整天喋喋不休,是不是想学建文朝的齐泰、黄子澄?总有一天我会杀光你们。”朱棣听了这话,当然很不高兴,于是朱榑就回不去了,被留置在南京,不久,朱棣将齐王的儿子们召到南京,一并废为庶人,关在南京。

宣德三年(1428年),齐王朱榑和三个儿子“皆暴卒”,幼子朱贤爀被安置在安徽庐州,这跟独苗发展很快,他的后人跑到南京为非作歹,过着花天酒地的日子,天天请人喝酒。明朝灭亡后,隆武帝在福州继位,居然恢复朱榑的王爵,实在是昏聩。

第二位:鲁王朱檀。

是朱元璋的第十个儿子,生于洪武三年(1370年),出生两个月就赶上朱元璋第一次大封皇子,被封为鲁王,属于朱元璋封的第一批王爷。

洪武十八年(1385年),15岁的朱檀前往兖州(今山东兖州)就藩。4年后,即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服食丹药中毒,医治无效死亡。朱元璋既悲痛又生气,给了他一个不好的谥号“荒”,荒唐的意思,后世称为鲁荒王。朱檀死的时候只有19岁,好在,他已经有了一个儿子,儿子刚满月,叫朱肇煇 。这个儿子竟然成功活下来了,而且活的很久,活了77岁,是明朝最长寿的藩王。

明末鲁监国朱以海是他的直系后裔。朱以海生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崇祯十七年(1644年)二月袭封鲁王,三月崇祯帝上吊身亡,朱以海南逃,后来寓居在浙江台州。

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攻破南京,弘光皇帝朱由崧被俘虏,一帮明朝旧臣迎朱以海于绍兴出任监国。朱以海不熟悉人情世故,但很好说话,从谏如流,谁提建议都同意。

后来,朱以海在浙江沿海抗清失败,逃到福建厦门投靠郑成功,并长期居住在金门岛。1959年8月,“国军”在金门的驻军构筑工事,施工过程中发现了鲁王朱以海的墓,考古发现鲁王朱以海死于哮喘。这年冬天,“校长”到金门巡视,到鲁王墓视察,指示建筑新墓。1963年2月,当地举行鲁王新墓安葬典礼,新墓左侧树立了蒋经国写的《重建明监国鲁王墓碑记》。鲁王家族以荒唐开始,以坚持民族气节结束。点赞!

第三位:汉王朱高煦。

是永乐帝朱棣的第二子,在朱棣发起的靖难之役中,朱高煦立下赫赫战功,并且多次救朱棣于危难之中。朱棣靖难成功后,朱高煦年轻气盛,居功自傲,多有不法,一直想取代大哥朱高炽的太子之位。朱棣对其是爱恨交加,本想把他封到边陲云南,眼不见心不烦。但朱高煦不是省油的灯,死活不去云南,朱棣也没有办法,只好将他安排去山东乐安州(今属济南)就藩,当时是一个小地方。但朱高煦到封地后,并不老实,朱棣和朱高炽去世后,朱高煦看到侄子明宣宗朱瞻基年轻,于是起兵谋反,结果迅速被朱瞻基御驾亲征擒获,全家被押到北京,朱高煦自己和12个儿子全部被朱瞻基处死,朱高煦全家死绝,一个不剩。好惨!

第四位:德王朱见潾。

是明英宗朱祁镇的第二子,生于正统十三年(1448年),原名朱见清。景泰三年(1452年),被叔叔明代宗朱祁钰封为荣王。父亲朱祁镇复辟后,于天顺元年(1457年)改封为德王。封地在山东德州,但是德州比较贫瘠,为此将他改封为济南,藩号不变。先前的齐王(朱元璋第七子朱榑)、汉王(朱棣的第儿子朱高煦)都被废除了,朝廷将他们的产业都给了德王朱见潾。

成化二年(1466年),18岁的朱见潾正式就藩济南府,于这正德十二年(1517年)去世,享年70岁,高寿。崇祯十二年(1639年)正月,清兵大举南下,深入山东境内,攻下济南,第六任德王朱由枢和部分家人被俘虏,于崇祯十五年(1642年)死在东北。崇祯十三年(1640年),朱由枢的弟弟朱由栎袭封为德王,崇祯十七年(1644年)降清,顺治三年(1646年)被清朝杀害。

第五位:衡王朱祐楎。

是明宪宗朱见深的第七个儿子,生于成化十五年(1479年),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被封为衡王,弘治十三年(1499年)就藩山东青州,衡王就藩的不是湖南衡阳,有点不对头,而且青州这个地方曾经封过齐王朱榑,是个不吉利的地方。但是衡王是个老实人,老实人事就少,在这里安静地生活,不折腾,不闹事。衡王在青州传了六世七王,到明末子孙后代上千人。这一支都是琴棋书画的爱好者,没给朝廷添什么乱子。末代衡王朱由棷在崇祯十七年(1644年)投降朝清朝,顺治三年(1646年)五月,和其他被俘虏以及投降的皇族一起被清朝杀头。

第六位:泾王朱祐橓。是明宪宗朱见深的第十一子,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出生。父亲朱见深去世时,他才2岁,好在有哥哥明孝宗罩着。弘治四年(1491年),他被哥哥明孝宗封为泾王。弘治十五(1502年)赴封地沂州(今山东临沂境内)就藩。嘉靖十六年(1537年)去世,享年52岁。他生过一个儿子,但是后来死了,泾藩被废除。

19小时前

34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