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体诗与古体诗区别是什么

叫地地不应 1个月前 已收到8个回答 举报

崾祢幸福 3星

共回答了388个问题采纳率:92.8% 评论

二者的主要区别如下:

第一、 格律要求不同:其中古体诗在除需用韵之外,不受格律限制;而近体诗则是除需用韵之外,受到格律限制。

第二、 时间不同:近体诗与古体诗的时间界限是唐朝时期,其中以(并包括)唐代的古风、新乐府之前的诗歌作品为古体,其后的律诗、绝句为近体诗

14小时前

11

巴黎夜雨 4星

共回答了475个问题 评论

1 近体诗与古体诗的区别在于诗歌的形式和表现手法
2 近体诗是指按照规律排列的诗句,比如五绝、七绝、五律等,表现手法较为自由,可以情感倾诉、议论社会等。
而古体诗则主要借助意象、比喻等手法,注重字句间隔和平仄押韵,表现手法相对古板。
3 近体诗的出现使得诗歌形式更加多元化,让人们可以更加自由地表达情感和思想,而古体诗则以其独特的韵味和艺术性深受爱好者的追捧。

12小时前

47

季季噺郎 2星

共回答了234个问题 评论

区别是:

1、句法上

古体诗每句的字数不一,每首诗的句数也可以不一样。而近体诗只有五言和七言两种(绝句为四句,律诗为八句。超过八句的为排律或称为长律。)

2、用韵上

古体诗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以用二个或二个以上的韵,也就是说可以在一首中换韵。而近体诗每首只可以用一个韵,再长的排律也不可以换韵。古体诗可以在偶数句押韵,也可以在奇数句偶数句都押韵。近体诗只在偶数句上押韵(除第一句可押可不押。)古体诗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而近体诗一般只可用平声韵。

3、平仄方面

古体诗不讲究。而近体诗是十分讲究的。在律诗中,第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是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句形一样,词性相对,平仄相反。十分工整。实际上三、四、五、六就是二副绝好的对联。

近体诗特点:

最基本的格律包括:字数、句数、平仄、押韵和对仗(绝句不要求对仗)几个方面,主要有三点:

1、每句必须平仄相间,同联的两句必须平仄相对,联与联之间必须平仄相粘,即“句内相间,联内相对,联间相粘”;

2、除首尾二联外,中间几联必须对仗;

3、一般来说,诗韵必须押同部到底的平声韵。

古体诗特点:

古体诗在发展过程中与近体诗有交互关系,南北朝后期出现了讲求声律、对偶,但尚未形成完整的格律,介乎古体、近体之间的新体诗。唐代一部分古诗有律化倾向,乃至古体作品中常融入近体句式。但也有些古诗作者有意识与近体相区别,多用拗句,间或散文来避律。

9小时前

34

品质生活 1星

共回答了102个问题 评论

近体诗和古体诗是两种不同的诗歌形式,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语言文字的运用和风格特点不同。

1. 语言文字的运用:

古体诗是指古代诗歌的形式,它采用古汉语,语言文字通常比较古雅、简练,常使用古代的词语、典故和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对仗等。

近体诗是在古体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诗歌形式,它在语言文字上更加接近现代汉语,使用的词汇和语法结构更为通俗、简单,但仍保留了古体诗的一些特点,如排比、对仗等。

2. 风格特点:

古体诗的风格特点是古雅、深沉、典雅、含蓄,常以写景、抒情、叙事为主,表现出古代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如《离骚》、《诗经》、《唐诗三百首》等。

近体诗的风格特点则更加自由、灵活、多样化,主题和内容更加广泛,既可以表现现实生活,也可以借古讽今,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

总的来说,古体诗和近体诗是两种不同的诗歌形式,它们各有特点和优势,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境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形式表达情感和思想。

5小时前

18

痴人梦 1星

共回答了154个问题 评论

1.字数不同

古体诗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和杂言体,不讲对仗,字数较多;而近体诗只有五言,七言两种形式,对仗工整,字数较少。

2.句数不同

古体诗的句数一般较多,基本上都在一百句到两百局;而近体诗的句数一般较少,多在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排律八句以上。

3.格律不同

古体诗除需用韵之外,不受格律限制;而近体诗除需用韵之外,受到格律限制。

4.用韵不同

古体诗全首诗可以用一个平声韵或仄声韵,有可随意转为其他的。而近体诗一首诗限用一个韵,除第一句可以用韵或不用韵之外,其余句子都是双数句用韵。

1小时前

36

夏沫悲痛 4星

共回答了421个问题 评论

从表现形式上来说,古体诗属于自由散漫无拘无束,近体诗属于遵守规则讲究变化。从管理角度来说,古体诗相当于企业发展初期,近体诗相当于企业发展成熟期。

从创作难易上来说,古体诗相对较为容易,可以信口就来;近体诗难度较大,则需要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熟悉平仄格律要求才行。

1天前

34

就算破斧 2星

共回答了219个问题 评论

古体诗和近体诗,虽都是古典诗词的一种,但在时间、用韵、格律、字数和句数等五个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

一、时间。

1.古体诗。古体诗,是指在近体诗形成前,各种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有“歌、行、吟”三种体裁。其中,古体诗中的四言诗,是古代产生最早的一种诗体。《诗经》中的《国风》、《小雅》和《大雅》等,都是以四言诗为基本体裁。

唐代以前的五言古诗,简称“五古”,大约起源于西汉,在东汉末年趋于成熟,逐步替代四言诗的地位。文人作的五言诗,一般认为最早的是班固的《咏史》。

2.近体诗。近体诗,是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期的沈约等讲究声律、对仗的新体诗,到了初唐,经过沈佺期和宋之问等人进一步发展定型,盛行于唐宋时期。近体诗,有绝句和律诗两种体裁,律诗是经由绝句演变发展而来。

二、用韵。

1.古体诗。全首诗可用平声或仄声韵,且可以随意变换,不受限制。诗中的每一句,都可以用韵,韵脚的字可以重复使用。

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首诗,虽短短四句却没有固定韵脚。

2.近体诗。全首诗只押平声韵,且只押一个韵,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更改,且韵脚的字不可以重复使用。首句可押可不压,第二、四、六句必须押韵。除开首句之外,不可以用邻韵。

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一韵到底,四联八句皆是对仗,用词工巧,出神入化。

三、格律。

1.古体诗。在需要用韵之外,格律不受限制。屈原的《离骚》,是古体诗中的代表作之一。另外,白居易的《长恨歌》与《琵琶行》和龚自珍《西郊落花歌》等。

如三国曹操《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首诗,是四言古体诗的体裁,可以看出没有任何的格律限制。

2.近体诗。除了受到用韵的限制,还要受到严格的格律限制,也就是要遵守严格的平仄规则。近体诗的平仄规则,有句内相间、联内相对、上下句相粘、对应位置不同字等固定要求。

1天前

14

算不算拥抱 2星

共回答了9个问题 评论

1、近体诗的句数相对是固定的,而且每句字数也是有规定的,一般是五字或七字。而古体诗要自由的多,句数、字数均不固定。2、近体诗严格用平声韵,不能出韵,必须一韵到底。而古体诗用韵则宽的多,可以用平声韵,甚至可以在一首诗中平、仄韵同用。3、近体诗必须严格遵照平仄规律,句内平仄相间,联间平仄相粘。古体诗可以完全不用考虑平仄的问题。4、近体诗要队长,但古体诗就没有这方面的要求。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汉族诗歌体裁。为有别于古体诗而有近体之名。指初唐之后,形成的又一诗歌体裁。在近体诗篇中句数、字数、押韵都有严格的要求,讲究平仄对仗。

近体诗最基本的格律包括:字数、句数、平仄、押韵和对仗(绝句不要求对仗)几个方面,主要有三点:1、每句必须平仄相间,同联的两句必须平仄相对,联与联之间必须平仄相粘,即“句内相间,联内相对,联间相粘”;2、除首尾二联外,中间几联必须对仗;3、一般来说,诗韵必须押同步到底的平声韵。

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近体诗形成前,各种汉族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有“歌”、“行”、“吟”三种载体。古体诗格律自由,不要求对仗、平仄,押韵较自由,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也说古风、古诗

1天前

11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