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四大水利工程

柒情欲 1个月前 已收到7个回答 举报

山月荧光 3星

共回答了347个问题采纳率:98.8% 评论

1.中国战国时期的四大水利工程分别是:楚国的芍陂、魏国的引漳十二渠(西门渠)、秦国的都江堰、秦国的郑国渠。

2.春秋战国时期四大水利工程,有两个都在秦国,在那个时期,制约人口发展的最主要原因除了战争就是粮食,有充足的粮食才能养活更多的人口,国家也就越加强大,秦王赢政哪怕知道郑国是由疲秦的因素在里面,也毅然而然的决定修建,可见那个时期的君主,对于修建水利工程有多么迫切和执着。也难怪秦国能从春秋时期的西戎蛮夷到后来的立足五霸七雄,将荒野的关中地区建立成了一片沃土,以管窥豹,历代的秦王修建过的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肯定不少。

11小时前

25

沵仳豞哯實 3星

共回答了35个问题 评论

中国战国时期的四大水利工程分别是:楚国的芍陂、魏国的引漳十二渠(西门渠)、秦国的都江堰、秦国的郑国渠。

芍陂:楚国孙叔敖于公元前597年主持修建,为我国最早的蓄水灌溉工程,芍陂因水流经过芍亭而得名。

引漳十二渠:又称西门渠,魏国西门豹于公元前422年组织修建。

都江堰:秦国李冰父子于公元前256年组织修建。

郑国渠:秦国于公元前246年穿凿的郑国渠,由韩国水利专家郑国主持修建。

9小时前

16

敎樘裏謌 2星

共回答了236个问题 评论

四大水利工程是:它山堰、郑国渠、灵渠、都江堰。

一、它山堰

它(tuō)山堰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水利工程。属于甬江支流鄞江上修建的御咸蓄淡引水灌溉枢纽工程。

位于浙江宁波市海曙区鄞江镇它山旁,樟溪出口处。位于浙江省宁波市西南,唐代太和七年(公元833年)由县令王元玮创建。

它与国内的郑国渠、灵渠、都江堰合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二、郑国渠

郑国渠,是古代劳动人民修建的一项伟大工程,属于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位于今天的陕西省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 300 余里(灌溉面积号称4万顷)。

郑国渠在战国末年由秦国穿凿。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约十年后完工。

三、灵渠

灵渠,古称秦凿渠、零渠、陡河、兴安运河、湘桂运河,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于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

灵渠流向由东向西,将兴安县东面的海洋河(湘江源头,流向由南向北)和兴安县西面的大溶江(漓江源头,流向由北向南)相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

四、都江堰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

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

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6小时前

35

冷烟浓 4星

共回答了471个问题 评论

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是:四川都江堰 ,新疆坎儿井,京杭大运河,兴安灵渠。

1.四川都江堰。都江堰水利工程在四川都江堰市城西,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这项工程主要有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三大部分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目前灌溉面积已达40余县,超过一千万亩。

2.新疆坎儿井。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吐鲁番的坎儿井总数近千条,全长约500O公里。坎儿井的结构,大体上是由竖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涝坝”(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吐鲁番盆地北部的博格达山和西部的喀拉乌成山,春夏时节有大量积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潜入戈壁滩下。人们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创造了坎儿井,引地下潜流灌溉农田。坎儿并不因炎热、狂风而使水分大量蒸发,因而流量稳定,保证了自流灌溉。

3.京杭大运河。它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和万里长城并称为我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闻名于全世界。京杭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千米。

4.兴安灵渠。灵渠位于桂林东北66公里处的兴安县境内,是现存世界上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与四川都江堰、郑国渠齐名,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 至今有二千二百多年的历史,其设计之精巧,令人赞叹。灵渠由铧嘴、大小大平、泄水天平、陡门、南北渠、秦堤等主要工程组成。灵渠设计科学灵巧,工艺十分完美,与都江堰、郑国渠被誉为“秦代三个伟大水利工程”,有“世界奇观”之称。灵渠的建成,保证秦军南征粮食和物资供应,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增设了桂林、象郡、南海3郡,扩大了版图,促进了中原和岭南经济文化的交流以及民族的融合。即使到了今天,对航运、农田灌溉,仍然起着重要作用。

2小时前

42

潘家大小姐 3星

共回答了300个问题 评论

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郑国渠,灵渠

23小时前

42

个性先生 3星

共回答了342个问题 评论

1、楚国——芍陂

春秋时期楚庄王十六年至二十三年(公元前598年~公元前591年)由孙叔敖创建(一说为战国时楚子思所建)芍陂引淠入白芍亭东成湖,东汉至唐可灌田万顷。

2、魏国——引漳十二渠(又称西门渠)

西门豹的建造方法是“磴流十二,同源异口”。“磴”就是高度不同的阶梯。在漳河不同高度的河段上筑12道拦水坝,这就是“磴流十二”。每一道拦水坝都向外引出一条渠,所以说是“同源异口”。

3、秦国——都江堰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率领当地人民,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的整体规划是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可以引水灌田、变害为利。主体工程包括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进水口。

4、秦国——郑国渠

最早在关中建设大型水利工程的,是战国末年秦国穿凿的郑国渠。公元前246年由韩国水利专家郑国主持兴建,约十年后完工。当时所以要兴建这一工程,除上面所说的自然条件因素外,另一个因素是政治军事的需要。

17小时前

37

為逸一線 3星

共回答了351个问题 评论

芍陂(安丰塘)与都江堰、漳河渠、郑国渠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

11小时前

44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