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八大姓是什么满族为什么要改姓

我要得不多 3个月前 已收到4个回答 举报

想念的美 2星

共回答了94个问题采纳率:90.9% 评论

满族的总共有八大姓,这八大姓基本上是来源于,他们的先祖女真族,都是以居住地命名。

分别是:佟佳、富察、那拉、马佳、瓜尔佳、索绰罗、齐佳和钮祜禄。

辛亥革命以后,满清政府被推翻,因为辛亥革命时,提出的口号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其中的鞑虏指的主要是满人。

因此,清政府树倒猢狲散,满人为了不被驱除或免受打击,都纷纷改成汉姓。

18小时前

34

小人不再控 1星

共回答了121个问题 评论

满洲八大姓是指大清王朝时满族的八个显赫的姓氏,但满族八大姓氏排名中并没有大家最熟悉的爱新觉罗氏,因为在满族的姓氏中,爱新觉罗虽然是皇室姓氏但只是个小姓,取而代之的则是:佟佳氏、瓜尔佳氏、马佳氏、索绰罗氏、赫舍里氏、富察氏、那拉氏、钮祜禄氏这八大姓氏。

1、佟佳氏

佟佳氏本为地名,后因以为姓。佟佳氏氏族甚繁,支系众多,为满洲著姓,各旗满洲旗分均有分布,另佟养正支隶镶黄旗汉军旗分,佟养性、佟养材、佟山、佟养泽支隶正蓝旗汉军旗分,佟镇国、佟标、佟钊、佟养谦支隶镶红旗汉军旗分,是爱新觉罗氏在18世纪主要联姻对象,对佟姓延续后期在奉天地区起主要作用,是清朝后族的主要族群,一说源于锡伯族,托和尔秦氏。

2、瓜尔佳氏

瓜尔佳氏是女真族加古部落的称谓,一作瓜尔佳,后讹称为夹谷氏。而他们就以部落名称为姓氏,到明朝末期正式称为瓜尔佳氏。按不同的地区有苏完瓜尔佳氏(苏完尼瓜尔佳氏)、安图瓜尔佳氏、叶赫瓜尔佳氏、乌喇瓜尔佳氏等分支,入关后又有凤城瓜尔佳氏、金州瓜尔佳氏等分支,另外,瓜尔佳氏(关氏)家族还广泛分布于东北各地,如本溪、西丰、铁岭等。

3、马佳氏

马佳氏以地为名。原氏族起源地“嘉里库马佳”。《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卷七记有:“马佳,本系地名,因以为氏。其氏族散处于绥芬、马佳及各地方”。位于今黑龙江牡丹江一带。该氏族随军入关后少部分为官,大部分经商。本氏族起先多为镶黄旗和正红旗,入关后部分分支被封为正黄旗,后改汉字姓“马”“麻”等。

4、索绰罗氏

索绰罗是地名,今地待考。其族以地为氏,世居辉发、叶赫、讷殷、乌喇、索绰络(今地待考)等地。清代《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共收录了索绰络氏17支。从整体来看,满洲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正红旗、镶白旗、镶红旗、正蓝旗,均有索绰络氏分布,正白旗包衣、镶白旗包衣也有索绰络氏分布。从旗分来看,索绰络氏主要分布于镶红旗(4支)和正白旗(2支又包衣1支)。清朝灭亡后,那拉氏后人大多改为汉姓索。

5、赫舍里氏

赫舍里氏属于满洲正黄旗与镶黄旗,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也是中国在清朝时最重要及拥有最大权力的满洲人家族之一。赫舍里后裔将此姓氏简化为赫姓或何姓,亦有如英敛之的后人以名字中第一个字为姓的特例,在北京、辽宁、吉林等广泛地区有分布,现在汉姓一般以“李”“赫”“或”“何”“舍”出现。

6、富察氏

富察氏又作“傅察”、“富尔察”。见于《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女真最古老的姓氏。该族世居沙济、叶赫、额宜湖、扎库塔、蜚悠城、讷殷、额库伦、吉林乌啦、长白山散居九处。后随汉习俗是以改写富.傅.付。富察氏支系繁多,是满族中仅次于关姓的大姓。

7、那拉氏

那拉氏,又译纳喇氏、纳兰氏,满族人的姓氏之一,是满族的一个大氏族,明末海西女真四部的王族姓氏。那拉氏在金朝时期被汉译为“纳兰氏”,是女真中的“白号姓氏”(贵族姓氏)。至明末,那拉氏分为叶赫那拉、哈达那拉、乌拉那拉、辉发那拉四大支系,并有所分化。清朝灭亡后,那拉氏后人大多改为汉姓那或南。

8、钮祜禄氏

钮祜禄氏亦写做“钮祜鲁氏”,在清朝是大姓,见于《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主要分布在松花江流域、牡丹江流域、长白山区,钮祜禄氏家族人丁兴旺,在清代满洲八旗中各旗均有分布,不单隶属一旗,清朝灭亡后,那拉氏后人大多改为汉姓郎。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满清八大姓氏,满清八大姓氏都改姓为姓什么了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满清八大姓氏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16小时前

4

爸爸媽媽 2星

共回答了81个问题 评论

清代,满族佟佳氏、瓜尔佳氏、马佳氏、索绰罗氏、赫舍里氏、富察氏、那拉氏、钮祜禄氏等八姓为满族八个显赫姓氏,俗呼“满洲八大姓”。

满人改汉姓的原因是,避祸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但并非唯一的原因。辛亥革命爆发后,清王朝迅速走向覆灭,当时散居各地的满族旗人担心遭到报复,纷纷以汉姓进行包装。除避祸外,当时朝代更替,很多八旗子弟流落街头,迫于生计,须以汉姓包装以方便获取工作。再有,事实上,清代中期开始,很多满人其实就冠以汉姓了,这和满汉民族融合有很大的关系。

瓜尔佳氏,元代,瓜尔佳氏女真姓氏为“古里甲姓氏”,从清代中期开始,瓜尔佳氏宗族就已大量以汉字“关”冠姓,后一直沿用。由于古姓“古里甲曰汪”,因而也有改为“汪”姓的,此外,还有改为“石”姓,“白”姓等。

佟佳氏,其原始姓氏为女真族大姓“夹谷氏”,《金史·国语》记载“夹谷日仝”,而仝与佟为同音异字。满改汉姓,佟佳氏主要更为“佟”姓,同时还有部分改为“童、董、赵、高”等姓氏。

马佳氏,马佳氏氏族原先散处于绥芬、马佳等地,元代为“费莫氏”,后也曾改为“裴满氏”。“裴满曰麻”,因而后来有部分马佳氏族人改为“麻”性,但主要还是以改“马”姓为多。

索绰罗氏,原为海西女真,由元金时期而至于清代,索绰罗氏曾先后使用过“尼忙古氏”、“尼玛哈氏”等。清末民初,索绰罗氏大多更为“索”姓。

赫舍里氏,元金时期为“纥石烈氏”。赫舍里氏改汉姓主要为三姓,除了“赫”姓,还有与“赫”同音的“何”姓,同时也有部分人改为“纥石烈氏”汉译后的“高”姓。

富察氏,“富察氏”是女真最古老的姓氏,为唐末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元金时期沿用。清末主要改为“富”姓,同时还有“傅”“付”等同音姓。

那拉氏,在明代散居于叶赫、乌拉、哈拉、辉发等地。明之前,“那拉氏”又称“纳刺氏”,“纳刺”汉译为“康”,因而有部分那拉氏族民改为“康”姓,大部分则改为“那”姓。

钮祜禄氏,“钮祜禄”汉译为“狼”,一般取同音的“郎”。

13小时前

25

學習逃避 1星

共回答了198个问题 评论

首先是受汉文化的影响力。清朝入关后,统治了中国近三百年,和所有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一样,他们都避免不了被汉化的过程。所以改姓,情理之中。

其次是大清的覆灭,他们失去了国家这个靠山,为了自身利益,或者保命保根,所以改姓了。而他们的改姓是有规矩的,一般取的是“其名之第一字”。

根据史料记载可知:“凡公私文牍,称名不举姓,人皆以其名之第一字称之,著姓然。其命名或用满语,或用汉文;用汉文,将用二字,不准用三字,以其与满语混也。”

最后是工作或者户籍的需要,清灭了,退出了历史舞台,贵族也和平民百姓一样了,需要工作,所以名字需要改,而一般情况下,简姓比较容易让人记住,也比较方便书写。试想一下,填写表格时,自己的姓名太长了,那会不会影响工作效力呢?所以,简姓减字就有必要了。

9小时前

27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