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渡赤水河主要内容及影响

蘇末瑤 4个月前 已收到3个回答 举报

韓小默 1星

共回答了181个问题采纳率:90.9% 评论

四渡赤水具有伟大的历史转折意义的遵义会议之后,在毛泽东的指挥下,中央红军四渡赤水,摆脱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为胜利实现战略转移奠定了基础。这是红军长征以来取得的一次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胜利。

四渡赤水是遵义会议的胜利成果,没有遵义会议的召开便没有四渡赤水的胜利。

四渡赤水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和作战指挥艺术的一次成功的实践,是毛泽东军事指挥上的得意之笔。

四渡赤水的胜利,进一步提高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威望,加强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实际领导地位。

四渡赤水的胜利,丰富了我们党领导和指挥军事斗争的实践经验,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实践基础。

四渡的胜利表明,领导能力和指挥水平的高低,对于党和军队的兴亡,革命的成败,关系极大。

16小时前

50

让君安 4星

共回答了424个问题 评论

四渡赤水讲的是红军长征期间,面对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

1、背景: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于1934年10月,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了大规模的战略转移。兵力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为3万余人,元气大伤、伤兵满营,弹药奇缺,补给匮乏,亟待补充,而蒋介石重创红军于湘江边,士气正盛又调集40万重兵进行围堵,3万对40万!双方兵力悬殊。四渡赤水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打响的。

2、目的:跳出国民党40万军队的包围圈,保存有生力量,与其余红军回合。

3、第一渡:红军大部队摆脱跟敌人对峙局面分左中右三路,从元厚镇、土城镇向西渡过赤水河,即四渡赤水第一渡。

4、第二渡:敌军主力大部分被红军吸引到川滇边境,黔北兵力空虚的情况,红军决定出敌不意的回师东进,折回贵州。红军先头1个团先敌抢渡二郎滩,成功掩护部队于1935年2月18日至20日三日内,在太平渡、二郎滩第二次渡过赤水河。

5、第三渡:1935年3月15月红军把国民党军都吸引到黔北,毛泽东、朱德命令中央红军主动撤出战斗,前往茅台镇指挥中央红军三渡赤水河,第二次挺进川南。

6、第四渡:1935年3月20日~22日中央红军进入川南,再次摆出北渡长江的态势。蒋介石再次把主力和注意力集中到川南。毛泽东命令中央红军秘密、迅速地从太平渡、二郎滩、九溪口第四次渡过赤水河。

14小时前

27

妳嘚无奈 2星

共回答了80个问题 评论

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在毛泽东主席、周、朱等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等反动派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红军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三个月的时间六次穿越三条河流,转战川贵滇三省,巧妙地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围剿之间,不断创造战机,在运动中大量歼灭敌人,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取得了红军长征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

11小时前

40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