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什么若什么的词语成语

心如此纠结 3年前 已收到3个回答 举报

月夜上的情 1星

共回答了18个问题采纳率:98.9% 评论

【成语】: 若即若离

【拼音】: ruò jì ruò lí

【解释】: 若:好像;即:接近。好像接近,又好象不接近。①形容对人保持一定距离。②形容事物含混不清。

【出处】: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六章:“后生在后边跟随,若即若离,并不言语。”

【举例造句】: 他的书虽然和《了凡纲鉴》也有些相合,但大段又很不相同,若即若离,令人不知道讲起来应该怎样拉在一处。《彷徨·高老夫子》

【拼音代码】: rjrl

【近义词】: 敬而远之、貌合神离、若离若即

【反义词】: 亲密无间、亲如骨肉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态度不明朗

【英文】: keep somebody at an arm's length

15小时前

22

八颗牙 3星

共回答了382个问题 评论

【成语】:若明若昧

【拼音】:ruò míng ruò mèi

【解释】:比喻对情况的了解或对问题的认识不清楚。同“若明若暗”。

【出处】:清·俞正燮《癸巳类稿·以畜寡人义》:“此等若明若昧之论,作记者无由知之。”

【近义词】:若明若暗。

【反义词】:一目了然。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或事物。

13小时前

17

朶美人花 1星

共回答了174个问题 评论

若什么若什么的成语有若隐若现、若明若暗、若即若离、若有若无、若存若亡。

1、若隐若现,读音是ruò yǐn ruò xiàn,汉语成语,释义是隐隐约约,看不清楚。

出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珠儿》:“李惊,方将诘问,则见其若隐若现,恍惚如烟雾,宛转间已登榻。”

译文:很惊讶,正要询问,只见那若隐若现,恍惚如烟雾,转身之间已经上床。

2、若明若暗(ruò míng ruò àn),解释为好像明亮,又好像昏暗。比喻对情况的了解或对问题的认识不清楚。

出自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对周围环境不作系统的周密的研究,单凭主观热情去工作,对于中国今天的面目若明若暗。”

3、若即若离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ruò jí ruò lí,解释为好像靠近,又好像疏远。形容跟人的关系不很紧密。

出自清·文康《儿女英雄传》:“这边两个新人在新房里乍来乍去,如蛱蝶穿花;若即若离,似蜻蜓点水。”。

4、若有若无,读音ruò yǒu ruò wú,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形容事物不清晰或关系不亲密。

出自明·洪应明《菜根谭·闲适》:若有若无,半真半幻,最足以悦人心目而豁人性灵。真天地间一妙境也。”

译文:若有若无,半真半假,最最悦人心目,开阔人们性情。真是天地间一妙境。

5、若存若亡(ruò cún ruò wáng)有时记在心里,有时则忘记掉。用以形容若有若无,难以捉摸。

出自《老子》:“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译文:上等聪明的人,学习“道”以后,会努力往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中等聪明的人,学习“道”以后,似乎是学到了,又似乎是没学到。自己以为已经把握了,不愿意往实践,光动嘴,不动手。

普通人是抱着嘲笑的态度学“道”,他们自以为是,以为自己的水平已经很高了,根本就不相信。实在“道”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把握的,不被嘲笑的就不是“道”了。

11小时前

38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