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放久了为啥表面会有白霜

影落奈 18天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升哥踹你裆 4星

共回答了483个问题采纳率:95.1% 评论

巧克力放久了表面会有白霜就是巧克力起霜了。

形成糖霜主要是因为储藏温度偏高。温度较高时,空气中湿度增加,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巧克力发生液化,在巧克力表面附着上了一层小水珠。

巧克力中的糖溶解在了小水珠中,当水珠蒸发,水珠中的糖分析出留在巧克力表面,就成了我们看到的“巧克力开花”。

当然,通过调整配方、密封包装的巧克力可以相对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但也不是绝对可避免。

16小时前

32

灰太郎 2星

共回答了200个问题 评论

 这实际上是巧克力厂家最头疼的问题之一。虽然还能食用,但白霜既影响了外观,也影响了口感。因为白霜的存在,巧克力的最佳食用期限被限制在了很短的时间内。  大部分人不知道,巧克力的白霜分为两大类,这两大类白霜的形成机制完全不同。其中一种叫脂霜(FatBloom),另一种叫糖霜(Sugarbloom)。  顾名思义,糖霜的主要成分就是糖。它的形成往往是巧克力在短时间经历剧烈升温导致的。比如,把在冰箱里冷藏的巧克力直接拿到室温,就比较容易出现这种问题。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空气中的水分会在较冷的巧克力表面发生凝集,成为一滴一滴的小水滴。那些水分就会把巧克力中的白砂糖溶解出来,当水分蒸发后,白花花的糖就留在巧克力表面啦。除了升温,还有一种情况会导致糖霜的形成,那就是将巧克力置于非常潮湿的环境下。这样也会促进小水滴的形成。  比起糖霜,脂霜更加常见,对于巧克力品质也是更大的威胁。它的主要成分是可可脂。对于它的形成过程,学术界有两个比较成熟的理论。  第一个理论是相分离理论。这个理论认为那些巧克力中存在的少量“低熔点可可脂”是导致脂霜的罪魁祸首。  我们知道,金刚石和石墨是碳的两种不同的结晶状态。可可脂也会有不同的结晶状态——它比较厉害,总共有6种。每种结晶状态都对应不同的熔点。比如结晶I的熔点只有17℃,在室温的时候已经是液态了。而结晶VI的熔点达到了36℃,就算到达了舌尖也不一定能融化。吃起来“味同嚼蜡”。我们最希望的是,巧克力中所有可可脂都处于结晶V的状态。这种结晶熔点是34℃,刚好在室温时是固态,在舌尖时又可以曼妙地融化,这就是一块完美的巧克力了。  当然,现实世界不可能这么完美。在保存温度比较高的情况下,那些低熔点的可可脂会融化。脂肪融化之后体积会变大,挤占更多空间,而脂肪周围的其他物质还是固体。于是,这些脂肪就会从晶体间的空隙中被“挤压”到巧克力表面来,在表面结晶形成脂霜。  但是,就算巧克力一直低温储存,时间足够长的情况下,也会出现脂霜,相分离理论就无法解释了。这时就需要用到另一个理论:多晶转变理论。  多晶转变理论认为,味同嚼蜡的结晶VI才是最稳定的。可可脂的其它结晶类型(包括完美的V型)终究会慢慢向结晶VI进行转化,在转化之后就会形成白霜。换句话说,虽然调温之后可以获得完美的巧克力,但是结了白霜的巧克力才是“最稳定的巧克力”。本文来自:《科技生活》周刊

14小时前

33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