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的格格是什么意思

庅庅垯 3个月前 已收到7个回答 举报

帮主姐 2星

共回答了25个问题采纳率:92.1% 评论

满族的格格指的是女性贵族中的一种称呼。
在满族传统中,格格是满语对蒙古语中"公主"的对应称呼,通常指清朝皇族中出嫁的女性成员,也可以泛指满族贵族女性。
格格身份非常尊贵,享有特殊权利和待遇,是满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8小时前

41

咖啡并不温 2星

共回答了296个问题 评论

满族的格格指的是女性贵族的称谓。
格格这个词源于满语,最初指的是满族女性中贵族阶层的称呼。
满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其文化传统中对于贵族阶层有着明确的界定和称谓,其中包括了“格格”、“贝勒”、“皇亲国戚”等。
在传统满族文化中,格格是由父亲出钱买回头发冠、女儿红等贵族化妆品来打扮的。
格格通常会接受一些严格的礼仪教育,她们需要学会满语、八旗朝服穿戴、琴棋书画、马术等相关文化。
在现代社会,格格的称号已经没有了贵族的含义,不过“格格”这个词仍然被用来形容气质优雅、富有魅力的女性。

16小时前

12

耐以疗伤 1星

共回答了125个问题 评论

满族的“格格”指的是满族的皇室,即皇室的女性。它源于满语中的“gaga”,意为“尊敬”或“恭敬”。关于格格,满族有很多传说,有些格格非凡、聪明过目,是满族传统文化中的绝对权威。

13小时前

32

深海藏心 1星

共回答了116个问题 评论

“格格”是清代皇族女儿的称号。亲王女称和硕格格,即郡主;郡王女称多罗格格,即县主;贝勒女亦称多罗格格,即郡君;贝子女称固山格格,即县君;镇国公、辅国公女称格格,即乡君。

在后金时期,国君(即“大汗”)和贝勒的女儿(有时也包括一般未嫁之妇女)称为“格格”,无定制。(例如,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长女称“东果格格”,次女称“嫩哲格格”)。

清太宗皇太极继位后,于崇德元年(1636年),始仿明制,皇帝女儿开始称为“公主”,并规定皇后所生之女称“固伦公主”,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后的养女,称“和硕公主”。“格格”遂专指王公贵胄之女的专称。

顺治十七年(1660年)开始把“格格”分为五等:

1、亲王之女:封为“和硕格格”,嫡福晋所生女为郡主,侧室所生女为郡君。

2、世子及郡王之女:封为“多罗格格”,嫡福晋所生女为县主,侧福晋所生女为县君。

3、多罗贝勒之女:亦为“多罗格格”,嫡福晋所生女为郡君,侧福晋所生女为乡君。

4、固山贝子之女:嫡福晋所生女封“固山格格”为县君,侧福晋所生女不受封,称宗女。

5、镇国公、辅国公之女:嫡福晋所生女称“格格”为乡君,侧福晋所生女不受封,称宗女。此外,“公”以下之女,俱称宗女。

9小时前

40

滥人情 4星

共回答了414个问题 评论

意思就是有钱人家的小姐。满语中原来是对女性的一般称呼 。

汉语中出现时则大多是清朝贵胄之家女儿的称谓、皇帝和亲王妾室的称谓。

“格格”之称一直沿用至清末民初之际,才渐渐终止。到康熙时期,后宫定制,用格格称呼后宫嫔妃的情况才消失。

4小时前

41

貪纞伱噯 4星

共回答了479个问题 评论

最早在满族内部是一种通用的称呼,没有等级之分。只要是还未出嫁的女孩,都可以称之为格格,用汉语解释,就是小姐的意思。

在清朝成立之前,这种称呼普遍在满族内部使用。比如努尔哈赤的长女,历史记载是东果格格。

不过当清朝建立并成功入关之后,格格制度逐渐完善,因此也就成为了皇室女儿的专属称呼。

22小时前

35

兂糖咖啡 2星

共回答了249个问题 评论

格格是清朝贵族称谓,满语,意为小姐。是满族和清朝对女性的一种称谓,为清皇族女儿的统一称呼。作为正式称号使用时,在后金时期,国君和贝勒的女儿称为格格。

清太宗起,逐步按照汉人习惯,重新规定了封号。作为非正式称号时,被用于尊称其他地位高贵的女性。另外,清朝亲王的低阶妾有时也被叫做格格。

15小时前

35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