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字的来源和故事

挥手别离 2个月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我情不移 4星

共回答了432个问题采纳率:93.3% 评论

一、“德”的由来

彳,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甲骨文“得”的省略,表示获取、获得。德,甲骨文=(彳,即“得”,获取、获得)+(直,正而不邪,正派),表示得之正直,获之坦荡。有的甲骨文用“行”代替“彳”。

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直”写成。有的金文加“心”,强调“获之坦荡、问心无愧”的含义。篆文为便于书写,将“直”略写,于是本为“直心”的字形变成了“十目一心”的字形。

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双人旁的写成彳,将篆文字形中“十目一心”规整化。

二、“德”背后的故事

德的本义是动词,正而不邪,行君子之道,即不狠不诈、不掠不盗、不强取苛求,坦然获得,无愧于心。

在道家思想中,“道”代表自然律,是道家世界观的核心;“德”代表顺应自然律的法则,是道家方法论的核心。

道是在承载一切,德是在昭示道的一切。大道无言无形,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只有通过我们的思维意识去认识和感知它;而德,是道的具体实例,是道的体现,是我们能看到的心行,是我们通过感知后所进行的行为。

19小时前

32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