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的美食有哪些

虚伪年华 3个月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回不到以前 3星

共回答了321个问题采纳率:90.3% 评论

广西的特色美食非常多,我只想举例20个美食非遗项目给大家,大家就知道广西的代表性美食有哪些了?

1、梧州龟苓膏。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地理国家标志拍,历史悠久的梧州传统药膳,具有清热去湿、滋阴补肾、养颜提神等功效。

2、黄姚豆豉。 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姚豆豉古称“昭平三宝”之一,产品颗粒均匀,乌黑发亮,豉香郁馨,隔壁闻香,无任何化学成分,属纯天然调味佳品。

3、桂林豆腐乳。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皮薄肉嫩,质地幼细,味道鲜美,辣中有甜,甜中喷香,香中又能品辨出各种材料的混合馥郁,可以说是滋味无穷。

4、恭城油茶。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加上磨醉的花生粉,使味道多了醇厚少了涩,并因煮的时间恰到好处,使恭城油茶被举为各地油茶之冠,享誉桂北和广西各地。

5、生榨米粉。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南宁蒲庙镇的传统小吃,以软、香、滑,还有与众不同的微酸而闻名,“吃生榨米粉就要吃这种馊味,才正宗。”

6、南宁老友粉。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南宁及周边地区最受欢迎的地方风味小吃之一,南宁传统小吃的金字招牌,其口味鲜辣、汤料香浓,被誉为“南宁人的早餐”。

7、柳州螺蛳粉。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柳州原创著名小吃,具有酸、辣、鲜、爽、烫的独特风味,甚至还有一句老话说“不食螺蛳粉,枉为柳州人。”

8、桂林三花酒。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桂林三宝”之一三花酒,是中国米香型白酒的代表,被誉为米酒之王,以其历史悠久,工艺独特、品质优良而倍受中外游客的青睐。

9、京族鱼露。 “鱼露”即“鲶汁”,又名鱼酱油,是东南亚料理中常用的调味料之一。鲶汁呈琥珀色,味道带有咸味和鲜味,是东兴京族三岛人人爱吃,每天不离的上等调味品。在东兴京族三岛之中,以山心村产量最多,素有“鲶汁之乡”的美誉。

10、桂林米粉。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米粉洁白、细嫩、软滑、爽口,旁边配以小碗猪骨熬煮而成的清汤,可以和米粉混合吃,也可以一口粉一口汤。

11、五色糯米饭。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糯米饭呈黑、红、黄、白、紫5种色彩而得名,又称“乌饭”。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或清明节时节制作食用,是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的象征。

12、天等辣椒酱。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天等的辣椒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名优农产品,是在天等县特定的土质和气候条件下种植的名优辣椒。用小米辣椒制作,及其辣而香。

13、水街粉饺。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南宁,水街粉饺与老友粉齐名。粉饺选用优质的大米,经过十几道纯手工制作工序,粉皮厚实有弹性,蒸熟后也结实有嚼头。

14、扬美豆豉。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豆豉古称“幽菽”,扬美豆豉因其选料严格,工艺精湛,具有“纯天然、纯手工、纯绿色”的“三纯”和“手感好、口感好、质感好”的“三感”品质名扬天下。

15、横县大粽。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横县有“无粽不成年”之说,以体大丰腴、色泽光亮、味香鲜美而闻名于广西,是广西最著名的传统风味名小吃。

16、上林旱藕粉。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林旱藕也叫芭蕉芋,洋芋。旱藕粉耐煮不糊,质地细腻,口感嫩滑,是粉丝中的VIP!

17、宾阳酸粉。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爽口消暑的夏日美食,粉质雪白幼嫩,配料酸甜可口、香脆诱人,简直是夏日消暑利器!

18、全州醋血鸭.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桂林全州的一个汉族特色美食,成品上桌,清香沁人心脾、美味让人难忘。鸭肉绵软入味,酸辣鲜香,开胃可口。

19、横县鱼生。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又称两片,是著名的汉族传统佳肴。它代表着横县的烹饪技术和饮食文化的最高水准、接待客人的最高规格,因此被横县人称作“县菜”。

20、凉粽

如果谁把以上美食都吃过了,来报个道。

14小时前

14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