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有哪些常见病 怎么样防治 要详细点的啊

三年約 2个月前 已收到9个回答 举报

剩下梦 2星

共回答了202个问题采纳率:93.3% 评论

葡萄的常见病害很多

白粉病,主要危害葡萄的幼嫩部分,新叶片发病叶片正面生白色粉状物,严重时布满整个叶片,幼果发病,果面呈星状花纹并长出白粉,果实长大后果粒易开裂,一般6月份开始发病,7---8月份遇悶热多雨天气,发病迅速,氮肥过多,枝叶密闭,通风透光差,易于病害发生。

放治方法,春季开花前是防治白粉病的重要时期,在萌芽前喷施3---5波美度石硫合剂,在开花期喷内吸治疗性杀菌剂,防治白粉病的药物也很多,常用的石硫合剂,硫悬浮剂,达科宁,多菌灵,甲基托布津,醚菌酯,三唑酮,丙环唑等,使用时交替使用。三唑类杀菌剂对白粉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对植物生长有抑制作用,在果实膨大期少用。

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花穗和果实,刚开始发病叶面出现淡黄色多角病斑,病斑背面有白色霉状物,新梢卷须发病,开始呈半透明水渍状斑点,后面变成黄褐色凹陷状病斑,最后停止生长或枯死,果梗受害变为黑色,潮湿时果梗上也有白色霉状物,果实染病,果粒停止生长,果面邹缩,褐色软腐,易脱落。

防治方法,及时摘心,绑蔓,剪除下部枝条,保持通风透光。药剂防治,在花期前后是防治的关键期,在后面按10---15天喷药预防,药物有代森锰锌,达科宁,霉多克,抑快净等交替使用。

21小时前

15

苡鎆苡逅 5星

共回答了500个问题 评论

一年之计在于春,随着温度的上升,越过寒冬的病虫害又开始活跃起来。如果我们能充分了解一年中葡萄各病虫害的发生时间与规律,提前预防,防治结合,那么将能大大降低果园内病虫害爆发的几率,不但能节省农药开支,并且能为葡萄收获时的提产提质奠定基础。

休眠期至发芽前:清园

刮除蔓上老皮,集中销毁

喷施3-5度石硫合剂防治各种越冬病虫害

注意:地面、枝干及架材要全部喷布

萌芽至展叶期

黑痘病、白腐病、炭疽病等越冬病原菌

蓟马、绿盲蝽等害虫

措施: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多菌灵+吡虫啉/雅刻(苦参碱)喷雾

抽花穗——开花前

重点防治黑痘病、穗轴褐枯病等病害

蓟马、绿盲蝽等害虫

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或丙森锌600-800倍+嘧菌酯+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

落花后

黑痘病、霜霉病、白腐病等病害

蓟马、绿盲蝽等害虫

吡唑醚菌酯/苯甲嘧菌酯/丙森锌+雅刻(1.5%苦参碱可溶液剂)500倍+氟虫腈/啶虫脒+硕丰481 2500倍于傍晚5点种左右喷雾防治

发现病斑喷施苯醚甲环唑/戊唑醇治疗

为防止裂果喷药时可加入强力盖(Ca≥150g/L)

幼果膨大期

白腐病、褐斑病、霜霉病等

此期如雨水较少,可用甲托或波尔多液喷雾预防

若此期雨水多,则选择嘧菌酯、代森联保护预防,间隔15天左右一次

套袋葡萄套袋前用药需要注意以下:乳油类药剂都对葡萄的果粉形成有破坏作用;粉剂类药剂比其他剂型的药剂细度差很多,容易在果面形成药斑污染果面;三唑类杀菌剂大多数都有抑制果实膨大的副作用,比如丙环唑,氟硅唑,戊唑醇,腈菌唑,己唑醇等当然进口的苯醚甲环唑、戊唑醇还是比较安全的。

推荐:甲托/丙森锌+啶酰菌胺·腐霉利/世高喷或浸果穗,果穗干后即可套袋

封穗至转色期

白腐病、褐斑病、霜霉病等

褐斑病、白腐病病症初现时用戊唑醇、苯醚甲环唑治疗

霜霉病初显病斑时,应用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或烯酰·霜脲氰等其它有效药剂进行治疗

着色增糖至成熟期

白腐病、炭疽病往往较重发生

此期果实接近成熟,应选择对果面没有污染的杀菌剂,避免使用可湿性粉剂杀菌剂

菌除(25%咪鲜胺乳油)或戊唑醇+天下无双(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防治白腐病和炭疽病。

霜霉病发生严重时,使用氟菌·霜霉威防治。

采果后至落叶前

此期重点是保叶,主要病害是霜霉病和褐斑病

使用的药剂以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邦佳威)、波尔多液为主

落叶后

及时将落叶,病枝及僵果清出园外,集中处理

修剪后全株、架材及地面喷一次3-5度石硫合剂

最后补充说明葡萄病虫害防治原则:

对症下药:根据病害发生种类确定使用的农药

预防为主:根据病害发生规律确定喷药时间

明确重点:根据病害为害特点确定喷药重点部位

关键时期:(花前、花后、着色)选高质量农药

合理复配:保护剂与治疗剂复配

轮换用药:易产生抗药性的药剂不要连用

19小时前

15

少鈎鈏 2星

共回答了207个问题 评论

一、白粉病


芽前芽后是白粉病防治的最关键时期;花前花后至幼果期为发病高峰期,是干旱病害。目前优秀的杀菌剂有戴唑 霉、稳歼 菌(氟硅唑)、烯唑醇、十三吗啉、美胺、品劲、敌力 康、翠贝等,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二、黑痘病

芽萌发后、花序展露、花前、落花后是防治黑痘病的关键。

戴唑霉、烯唑醇、霉能灵、苯醚甲环唑、 福星、世高等都有较好的防效。

三、霜霉病

霜霉病遇阴雨天气极易发生。药剂有科克(烯酰吗 啉)、甲霜灵、乙膦铝、霜脲氰、霉多克。

四、白腐病

阻止白腐病孢子传播是最好的措施,此外,要注意落花后到封穗期规范化保护。

保护剂有科博、福美双、炭疽福美、喷克、富露等,治疗剂有稳歼菌(氟硅唑)、苯醚甲环唑、 烯唑醇、戴唑霉。

五、灰霉病

防治关键期是花前、封穗前、转色期及成熟期。优秀药剂有戴唑霉、嘧霉胺、腐霉利、宝丽安(多氧霉素)、 灰清、扑海 因、25%的敌力脱等。

六、炭疽病

初夏和葡萄着色后易发病。目前防效较好的药剂有翠喜、敌力康、疽击、咪鲜胺、炭疽立克、戴唑霉、脒酰 胺、炭疽福美 等。

七、酸腐病

封穗期、着色期、成熟期(着色后10〜15天) 是控制的关键期。如果发病,必须剪去发病部分集中处理,然后给果穗喷施 10%歼灭3000倍+80%必备400倍+50%灭蝇胺3000倍药液。

八、病毒病

近年葡萄病毒病在葡萄小幼果期(5月中旬)遇连日阴雨的影响,使幼果发生感染。防治的药剂有病毒灵、农用链霉素、芸 薹素、细胞分裂素如 保美灵等。

九、穗轴褐枯病、叶斑病、疫病等病害的防治,可参照白腐病、 炭疽病。

16小时前

48

弃皆为你 4星

共回答了452个问题 评论

葡萄是我们常吃的一种水果,在世界上的种植面积也十分广泛,许多葡萄被作为葡萄酒的原料使用,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农作物,在种植葡萄时会面临许多种疾病的困扰,这些疾病会对葡萄的产量和质量造成影响。 一、葡萄白腐病:此病主要为害果穗,有时新梢和叶片也被侵害。一般接近地面的果穗,其穗轴、果梗最先发病,受害部位初期出现水渍状的病斑,逐渐扩大,环绕穗轴,使其果料软腐,震动时病粒容易脱落。叶片多在叶尖或叶缘处先发病,病斑初期为水渍状淡褐色近圆形或不规则的大病斑,其上呈现出深浅不同的褐色轮纹。 防治方法:(1)清除病原。发病期间及时清除树上和地上的病穗、病粒和病叶等,集中深埋。(2)合理修剪,及时绑蔓、摘心、除副梢和疏叶。(3)在早春葡萄发芽前向树上和地面上喷3-5度石硫合剂或喷50%福美胂可湿性粉剂200倍液;在展叶后可喷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二葡萄霜霉病:此病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新梢、花蕾和幼果等幼嫩部分。叶片正面出现不规则淡黄色半透明油渍状小斑点,逐渐扩大呈黄绿色,边缘界限不明显,多为数个小斑连成一个不规则或多角形的大病斑,并在叶背面产生黄白色的霜状霉层,病斑后期变成淡褐色。嫩梢同样出现油浸状病斑,表面有黄白色霉状,但较叶片稀少。幼果感病初期,病部变成淡绿色,后期病斑变深褐色下陷,产生一层霜状白霉,果实变硬萎缩。 防治方法:(1)在生长季节和秋季修剪时,都要彻底清除病枝、病叶、病果、集中烧毁。(2)及时剪除多余的副梢枝叶,创造通风透光条件。(3)在发病前每10天左右喷1次少量波尔多液进行保护。发病后立刻喷50%克菌丹500倍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或25%甲霜灵800-1000倍液。 三、葡萄炭疽病:此病主要为害果实,在距地面近的果穗尖端先发病,初期在果面上发生水渍状的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大,呈圆型深褐色病斑。略凹陷,2-3天后,产生小黑点,排列成同心轮纹状。果梗、穗轴受害时产生椭圆凹陷病斑,叶面上密生圆形褐色小斑点,叶色变黄而脱落。 防治方法:(1)结合冬季修剪,清除留在植株和支架的副梢等,并及时清除枯枝落叶。(2)在发芽前喷500倍退菌特,或100-200倍福美胂,清灭越冬病原。(3)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出现分生孢子时,每隔10天左右;喷1次800-1000倍的退菌特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600-800倍液,或半量式波尔多液200倍液。 二、葡萄黑痘病:此病对葡萄的叶片、果实新梢、叶柄、叶梗、穗轴、卷须和花序均能侵染。叶部初期出现针眼大小红褐色至黑褐色的小斑点,周围有淡褐色晕圈,以后逐渐扩大,形成直径1-4毫米的病斑,后期病斑中部叶肉枯干破裂,而叶片出现穿孔。果面发生近圆形浅褐色斑点,病斑周围紫褐色,中心灰白色,新梢、叶柄、穗轴、花序产生暗褐色椭圆略凹陷的病斑,不久病斑中部逐渐变成灰黑色,边缘呈紫黑色或深褐色。 防治方法:(1)在秋季落叶后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以上就是常见的几种葡萄疾病及防治方法,希望能帮助到你。

12小时前

40

侽鉒埆 2星

共回答了61个问题 评论

(一)葡萄卷叶病

1、病原:到目前为止至少确定了九种于葡萄卷叶病毒病相关的病毒,其中GLR a-1、GLR a-3是分布广泛的病毒种类。

2、田间鉴别症状:夏末秋初时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向下反卷,并逐渐向上蔓延至整个植株;红色品种叶脉间变红,仅叶脉仍为绿色;感病的白色品种叶片卷缩而不变红,但是叶脉间稍有褪绿黄色。

3、危害:病株果穗变小。果粒颜色改变,红色变浅,白色变黄,含糖量降低,成熟晚。根系发育不良,抗逆性减弱,易受冻害;嫁接成活率显著降低,生根能力差。

4、传播途径:一是通过繁殖材料传播,带毒的葡萄接穗、砧木、苗木的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二是通过昆虫进行传播,如叶蝉、粉蚧等昆虫。

(二)葡萄扇叶病:

1、扇叶病的田间症状鉴别(春季明显):(1)在叶片上有三种表现症状。①扇叶形:叶片不对称,中脉偏向一侧,叶柄洼凹大开张,叶边缘锯齿变长变尖,呈扇子状。②黄化:叶面上出现许多黄色斑点,逐渐扩散呈黄绿色花斑叶,这种叶片常不变形,但也有时呈扇叶状;③镶脉带黄化:在夏季初期或中期,沿主脉和支脉两侧形成一条黄色带状斑,叶形基本正常。

(2)在枝条上的表现:枝条节间缩短,且间隔不规则;叶片簇生变小;有时发生双芽对生于单芽位置;卷须有时发育成侧梢;新梢扁化,成Z字形生长。

2扇叶病毒病对果实的危害:果穗小而少,果粒小而少;成熟期不规则。

注:但在葡萄生产过程中,人们常会将除草剂的药害以及由缺素引起的症状与葡萄扇叶病毒病症状相混淆。(除草剂对葡萄的危害主要症状:葡萄叶片发生畸形,叶部呈带状纹,新梢先端叶片发生严重,叶边缘呈鸡爪抽缩状,叶柄洼极度开张。)

(三)葡萄栓皮病:

栓皮病( Corkybark)在叶片上的症状:与卷叶病近似,但在生长期间出现较早而且较明显。病株树势衰弱,早春延迟萌芽,春末至夏初叶片开始变黄,逐渐反卷并转红色和黄褐色。与卷叶病不同之处是整叶变黄(卷叶病的叶脉仍保持绿色)。

栓皮病株落叶不正常,有时在霜降后枯叶仍留在植株上。栓皮病在枝蔓上的症状:茎蔓基部树皮变厚粗糙,产生纵向裂纹,剥去树皮有纵向不一的槽沟。

(四)葡萄皱木复合病:

症状:生长减弱,植株矮小,春季萌芽延迟,感病品种,种植后几年内即衰退死亡;部分植株嫁接口上部肿大,形成“小脚”现象;有的嫁接口上部树皮增厚,木栓化,组织疏松粗糙;嫁接口附近的木质部和树皮形成层常可见凹陷得茎痘斑或茎沟槽。

葡萄病毒病的综合防治:

根据葡萄病毒病的发生规律、传染方式及其危害特点,其主要防治措施可概括为:清除和限制传染源;防治传毒介体;使用无病毒和抗病毒繁殖材料;具体的措施为以下几条:

1、建立严格的检疫制度

2、建立无病毒葡萄苗木繁育圃

3、及时发现和拔除病株,并用甲基溴化物和1,3-D熏蒸剂进行土壤消毒,清除发病中心。

4、及时防止传毒介体

5、通过遗传转化获得抗病毒植株目前GFLV、ArMV、GVA、GVB和GVA、GFLV、GLRaV-2、GLRaV-3外壳蛋白( CP)基因已分别导入到欧洲葡萄(Vitisvinifera)和沙地葡萄( Vitispestrsis)及其他砧木,获得抗病毒转基因植株。

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谢谢!![哈欠][哈欠][哈欠]

7小时前

28

赤宝宝 3星

共回答了309个问题 评论

第一是虫害要清除周围杂草保持清洁,冬季剪下枯枝病枝烧毁防止蔓延。第二是改善葡萄架通风受光防止虫害。第三加强水肥管理,施用有机肥,无机复合肥,注意土壤干旱或积水,地势洼要注意排水防涝。第四深翻土壤将土壤层的虫茧幼虫挖出集中杀死。第五果实可以采用套袋技术预防虫害,色泽美观。

1小时前

16

是否说爱都 1星

共回答了177个问题 评论


葡萄病毒病主要有以下几种:褐斑病、白腐病、炭疽病、霜霉病、黑痘病、黑腐病、灰霉病、白粉病、褐斑病、小褐斑病、蔓枯病、葡萄扇叶病,

由害虫引起的有:葡萄小叶禅、葡萄鹦螨、绿盲蝽、烟蓟马、斑衣蜡蝉、葡萄根瘤蚜、葡萄十星叶甲等症状。

缺乏元素引起:缺氮、阙磷、缺钾、缺铁、缺硼、缺镁。

据我所知,葡萄有12种病毒、7种虫害、6种元素缺失都会造成葡萄病虫害。由于我有事,不能详述。你可根据以上逐条查询,希望能给你有所帮助!

1天前

20

猖狂看你 3星

共回答了312个问题 评论

葡萄常见病害以及防止方法

1、灰霉病。

症状:灰霉病主要危害葡萄的花序、幼果和成熟的果实,花序受害时出现类似热水烫过的淡褐色病斑,很快变为暗褐色,软腐,天气干燥时花序萎蔫干枯,易脱落,潮湿时花序以及幼果出现灰色霉层;叶片受害多从边缘和受伤部位开始,湿度大扩展迅速,生有灰色霉状物;果实受害多在果实近成熟时,果梗和穗轴可同时被侵染,最后引起整个果穗腐烂,形成灰色霉层。

防治方法:减少菌源,尽量清除病枝、果穗等残枝,及时摘心,剪除过密的副梢、卷须、叶片等,避免过量使用氮肥,增施钾肥,降低湿度,控制病菌传播,花穗抽出后,可喷洒50%多菌灵800倍液,50%扑海因1000倍液,40%多霉克500倍液,70%易保1000倍液等,采收前喷洒60%特克多1000倍液,注意轮换用药。

2、穗轴褐枯病。

症状:发病初期,先在果穗分枝的小穗轴上出现水浸状褐色小斑点并很快变褐坏死,干枯为黑褐色,幼果萎缩脱落后剩下穗轴,小幼果被害后在果粒上发生水浸状褐色不规律片状病斑导致落果或深褐色圆形小斑点,不影响果实发育,但是会影响外观。

防治方法:降低水位,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在始花期喷洒波尔多液、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花前18天每株葡萄根浇0.5~1克多效唑,增强抗病能力。

3、炭疽病。

症状:侵害果梗和穗轴,近地面的果穗尖端果粒首先发病,发病后先在果面产生针头大小的褐色圆形小斑点,随后扩大并凹陷,表面产生轮纹状排列的小黑点,后期导致果粒软腐脱落,或逐渐失水干缩,果梗及穗轴发病,产生暗褐色长圆形凹陷病斑。

防治方法:葡萄萌芽前喷洒40%福美双100倍液或5波美度石硫合剂,开花后为防治关键时期,果实生育期每隔15天喷药一次,共喷3~4次,常用药有喷克、科博600倍液,50%退菌特,200倍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50%托布津500倍液,75%百菌清500倍液,50%多菌灵600倍液等,对结果母枝要进行仔细喷布,退菌特至少在采收前一个月停止使用,残效期较长,不宜多用。

4、白腐病。

症状:果穗发病从距离地面近的穗轴和果梗开始,初期为淡褐色不规则水渍状病斑,一周后病果变为深褐色并软腐脱落,伴有明显土腥味;枝蔓发病多在受伤部位,初期为褐色水渍状椭圆斑,后期颜色变深,表面密集生出灰白色略凸起小粒点,皮层与木质部分离,导致病部以上枝叶枯死。

防治方法:及时剪除病枝,降低田间湿度,生长前期以施用氮肥为主,挂果后以磷钾肥为主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常用药有80%喷克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退菌特800倍液,70%百菌清7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800倍液等,白腐病发病初期应当及时采用氟硅唑6000~8000倍液等治疗剂喷洒。

5、霜霉病。

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初期为细小的不定形淡黄色水渍状斑点,以后逐渐扩大,叶片正面出现黄色和褐色的不规则病斑,背面产生白色霜状霉层,严重时叶片焦枯卷缩而早期脱落。

防治方法:防治霜霉病最有效的药剂是铜制剂,比如波尔多液等,同时可以使用喷克、乙磷铝等进行预防,初期喷波尔多液160倍液或50%克菌丹500倍液,65%代森锌500倍液,以后每隔10~15天喷施一次,连续2~3次,此外还有烯酰吗啉,氟吗啉,霜脲氰等也可以使用。

1天前

2

他浪我等 1星

共回答了158个问题 评论

化学防治应用化学农药控制病虫害发生,是目前果树病虫防治的必要手段,也是.综合防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化学农药存在污染环境、杀伤天敌和残毒等问题,但是它有其它防治方法不能代替的优点。如见效快、效果好、广谱、使用方便、适于大面积机械作业等。   第二: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技术   一、葡萄黑痘病   (一)病状该病对葡萄的叶片、果实、新梢、叶柄、果梗、穗轴、卷须和花序均能侵染,尤其在幼嫩部分受害最重。叶部初期出现针眼大小红褐色至黑褐色的小斑点,周围有淡典色的晕圈,以后逐渐扩大,形成直径1~4mm的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病斑,中央呈灰白色,稍凹陷,边缘暗褐色或紫褐色。后期病斑中部叶肉枯干破裂,而叶片出现穿孔。叶脉受害呈多角形病斑,造成叶片皱缩畸形,严重影响光合作用。果面发生近圆形浅褐色斑点,病斑周边紫褐色,中心灰白色,稍凹陷,很像鸟眼,所以有人称为鸟眼病。在病斑上面有微细的小黑点,即是分生孢子盘。受害果实生长缓慢,绿色,质硬味酸有时龟裂,失去食用价值。新梢、叶柄、穗轴、花序产生暗褐色椭园略凹陷的病斑,不久病斑中部逐渐变成灰黑色,边缘呈紫黑色或深褐色。   (二)防治方法   1.消灭越冬病原在秋季落叶后,结合冬剪彻底清除病蔓、病叶、病果和主蔓上的枯皮,集中深埋或烧毁。   2.药剂防治北京在葡萄埋土防寒前喷1次5度石硫合剂;发病严重的,在早春葡萄芽鳞片膨大时,再喷一次3~5度石硫合剂,或25%的别腐烂(双胍盐)200~400倍液,消灭越冬病原菌,并兼治锈壁虱、介壳虫等。   3.当葡萄梢长到3~5片叶时,每隔7天左右喷一次10%福星5000-8000倍液或波尔多液(1∶0.5~0.7∶200~240),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上述药剂,要交替使用,防止产生抗药性。   二、葡萄白腐病   (一)病状此病主要为害果穗,有时新梢和叶片也被侵害。一般接近地面的果穗,其穗轴、果梗最先发病,受害部位初期出现水渍状的病斑,逐渐扩大,环绕穗轴,使其果粒软腐,振动时病粒容易脱落。在烂果表面上产生灰白色小粒点,即分生孢子器。潮湿季节受害变软的果粒表面破裂,溢出淡黄色粘液。枝蔓病初呈水渍状褐色不规则病菌的分生孢子器,严生时枝蔓病斑干枯,表皮与木质部分离,病部皮层纵裂成乱麻状。有时病部上端产生愈伤组织,成瘤状,使病枝上部叶变黄或变红褐色,直至干枯死亡。叶片多在叶尖或叶缘先发病,病斑初期为水渍状淡褐色近圆形或不规则的大病斑,其上同较产生灰白色小粒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   (二)防治方法   1.清除病原发病期间及清除树上和地上的病穗、病粒和病叶等,集中深埋,不仅可减少当所再次侵染,也减少越冬病菌的数量。秋季落叶后,彻底清除园内病枝、病叶、病果等病残组织,减少越冬病原。   2.加强栽培管理合理修剪,及时绑蔓、摘心、除副梢和疏叶,创造通风透光环境,以减少发病,并且要增施有机肥、叶面追肥,使树体强健,提高抗病力。另外,对地面附近果.穗套袋,也可减少病菌侵染。   3.药剂防治   (1)铲除越冬病原菌:在早春葡萄发芽前向树上和地面上喷3~5度石硫合剂或喷50%福美砷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喷5%克菌丹可湿性粉剂200倍液,对消灭越冬病菌有良好效果,并可兼治炭疽病、白粉病霜霉病、褐斑病等。   (2)喷药保护:在展叶后结合降治黑痘病喷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因白腐菌抗铜力较强,喷波尔多液防治效果不佳。   三、葡萄炭疽病   (一)病状此病主要为害果实,穗轴和果梗也能受害。葡萄在浆果着色后期接近成熟时发病最重,故称为晚腐病。一般在距地面近的果穗尖端先发病,初期在果面上发生水渍状的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大,呈圆形深褐色病斑,略凹陷,2~3天后,产生小黑点,排列成同心轮纹状,即为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在多雨潮湿天气,自盘中流出粉红或橙红色的分生了团(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严重时病斑扩展到整个果面,果粒变软腐烂,逐渐失水干缩,变成僵果脱落。果梗、穗轴受害时产生椭圆册陷病斑,影响果实成熟。叶面上密生圆形褐色小斑点,严重时连一成一片,叶色变黄而脱落。   (二)防治方法   1.消灭越冬病原结合冬季修剪清除留在植株和支架上的副梢、穗轴、卷须、僵果等,并把落地的枯、落叶彻底清除烧毁或深埋。   2.杀灭菌丝体菌丝体主要在1年生枝上越冬,在发芽前喷500倍退菌特,或100~200倍福美砷,或喷5度石硫合剂等强力杀菌剂,消灭越冬病原。   3.药剂防治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出现分生孢子时,每隔10天左右,喷1次800~1000倍的退菌特可湿性粉剂,或500~800倍液,或半量式波尔多液200倍液,均收到良好的效果。但应交替用药,提高药效   四、葡萄霜霉病   (一)病状葡萄霜霉病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新梢、花蕾和幼果幼嫩部分。叶片正面出现不规则淡黄色半透明油浸状小斑点,逐渐扩大呈绿色,边缘界限不明显,多为数个小斑连成一个不规则或多角形的大病斑,并在叶背面产生黄白色的霜状霉层,病斑后期变成淡褐色,干裂枯焦而卷曲,严重时叶片脱落。嫩梢同样出现油(或水)浸状病斑,表面有黄白色霉状物,但较叶片稀少。病斑纵向扩展较快,颜色逐渐变褐,稍凹陷,严重时新梢停止生长而扭曲枯死。幼果感病初期,病部变成淡绿色,后期病斑变深褐色下陷,产生一层霜状白霉,果实变硬萎缩。果实半大时受害,病部变褐册陷,皱缩软腐易脱落,但不产生霉层,也不有少数病果干缩在树上。一般从着色到成熟期果实不发病。   (二)防治方法   1.消灭病原在生长季节和秋季修剪时都要彻底清除病枝、病叶、病果、集中烧毁。   2.加强管理在生长期间及时剪除多余的副梢枝叶,创造通风透光条件。雨季注意排水,降低湿度,同时注意减少土壤越冬孢子被雨溅到叶片上的机会。此外,多施磷、钾肥,酸性土壤多施生石灰,均可提高树体的抗病树体的抗病力。   (三)药剂防治在发病前每10天左右喷1次少量式波尔多液进行保护。发病后立刻喷50%克菌丹5000倍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或40%乙磷铝200倍液,或25%甲霜灵800~1000倍液,或58%瑞毒锰锌可湿必粉剂600倍液。另外,25%甲霜可湿粉剂20000倍液分别与代森锌、代森锰锌、福美双1000倍液湿用较好,并可兼治同期发生的其它病害。   五、葡萄白粉病   (一)病状病菌主要侵害葡萄的叶片、新梢、果穗等绿色部分。老熟器官不发病。叶片开始在表面产生灰白色粉状物,即病菌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发病严重时全叶盖满白色粉状物,使多卷曲枯萎而脱落。有时产生小黑点,是孢子的闭囊壳。粉斑下叶表面呈褐色花斑,严重时全叶枯焦。果实受害后,先在果面上面满白色粉状物,病斑上去粉后出现褐色星芒状花纹,表皮细胞死亡。果实停止生长,有时变成畸形,味酸,果实长大后,在多雨时感病,病处开裂后腐烂。果梗和新梢初期表面呈灰白色粉斑,后期粉斑下面形成雪花状或不规则的褐斑,使穗轴、果梗变脆,枝蔓不能很好成熟,影响果实品质和产量。   (二)防治方法   1.清除病原冬夏季修剪时注意收集病枝、病叶、病果,集中深埋。   2.加强生长期肥水管理雨季注意排水防涝,喷磷酸二氢钾和根施复合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并且要及时摘心、绑蔓、除副梢,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轻病害发生。   3.药剂防治在葡萄芽膨大而未发芽前喷3~5度石硫合剂,彻底消灭越冬病原。葡萄发芽抽枝后见病,可喷0.2~0.3度石硫合剂,或50%硫磺悬浮液300~4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25%粉锈宁500倍液,一般每10天左右喷1次,连喷3次,交替用药,即可控制。另外,喷0.5%面碱水加水0.1%洗衣粉效果也很好。  

1天前

40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