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唐朝以肥为美

转角没未来 4个月前 已收到4个回答 举报

模糊菂記憶 5星

共回答了52个问题采纳率:94.3% 评论

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基本上是以瘦为美的,当然绝不可以皮包骨头。唯有大唐以肥为美,当然不是其肥如猪,而是丰满圆润之意。何也?

一般认为,首先李唐皇室有鲜卑血统,游牧民族自然以“羊大”为美,审美上就趋向于肥;他们无论男女都以胡服骑射为能事,适应生存环境。其二,唐朝很快进入鼎盛时期,百姓丰衣足食,生活质量幸福指数随之上涨,所谓心宽体胖嘛。其三应该是宗教方面的原因,唐朝尊信佛教,尤以则天武帝为胜,出土文物表明,唐及之后的佛像都圆脸珠唇大耳肩浑腰圆。谁不愿意杨贵妃一般长得像佛像又招人喜爱呢?

16小时前

21

你别太拽 4星

共回答了438个问题 评论

历史上唐朝以胖为美,这个胖并不是现代意义的肥胖,她们更多的是婀娜多姿的形态,从周舫的《簪花仕女图》可以看出,虽然舞女的脸比较有肉,但是身材都很好,舞姿更显得窈窕身姿。

当时的唐朝以微胖为美,主要原因有三,其一是唐代祖先是鲜卑人,本身就是非常健硕高大的身材,统治者喜欢的当然会成为当时的流行趋势。第二个就是当时唐朝民风开放,和很多外国都有来往,不同的文化相互交流,更多的审美融入。女性也更加乐于展示自己的身材。最后一个就是唐朝的盛世让人民生活富余,生活水平非常高,基本不会出现吃不饱的状态,而一些富贵人家更是女性时尚啊标杆,生活吃食好,人也发胖,比较经典就是杨贵妃。因此民间也大多效仿。

唐朝以胖为美,胖更是丰腴,身材姣好并且婀娜,可不是现代意义的肥胖。并且到了后唐时期,因为社会动荡,战争多发,后唐女性又变为了纤细瘦弱了。

14小时前

43

期吶份明 3星

共回答了351个问题 评论

过去史学家们认为,唐朝以胖为美,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唐朝民族大融合,当时北方胡人觉得壮硕的女人比较美,这种观念传到了唐朝。另一个就是唐朝生活条件好了,人容易吃成胖子。但唐朝以胖为美,更深层的原因是战乱时遗传下来的胖子基因。

我们知道,从汉末到唐初,打了400多年的仗,人口从6000万减少到1200多万,相当于5个人里死了4个人,很多人不是战死的,而是饿死的。在饥荒的时候,谁的脂肪多,或者谁的身体营养转化率高,谁活下来的可能性就越大。这时候胖子就有优势了,他们更有可能抗到下一次有粮食的时候。经历了长期的战乱和饥荒,能活下来的人,大部分都有胖子基因,所以唐朝人里,胖子基因的比例远高于正常年代,人们也更容易长胖。

所以,唐朝“以胖为美”,和物质和文化有关,更和基因有关哦。

11小时前

40

沵只屬於涐 3星

共回答了370个问题 评论

个人认为,唐朝以“肥”为美的说法,其实是一种谬传!!

当然,不排除在唐代的全盛时期,随着经济的繁荣,人们的物质条件越来越充裕,再加上唐代开放的特征,稍有肉感的女子在穿衣打扮上更显性感,所以体态丰腴的美貌女子渐渐成为主流的可能性。

但其充其量也只能说是一种丰满之美,离“肥胖”二字还是有一定距离的!

为什么说呢?可以看看下面的分析:

站在现代的视角,如果我们想要去了解一千多年前唐代普遍的美女形象与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最直观的方式就是从当时所流传下来的文献、画作、诗词等历史资料中去寻找答案。

先看看文献中对于唐代美人的描写

一说到盛唐时期出了名的美人,人们印象最深刻的应该就是杨玉环了!

当然,盛唐除了杨玉环之外,是否还有其他美女呢?肯定是有的。

在这里我们就以当时唐玄宗最为宠爱的两位妃子——杨贵妃与梅妃来加以分析。

据文献中对于两位妃子的描述:梅妃清瘦俏丽如梅、玉环丰腴艳美如出水芙蓉!!

很明显,当时的唐代,像梅妃这种清瘦女子也一样符合当时的审美,至于杨玉环,其所表现的更多是一种丰满而性感之美,而非很多人所误传的那样“肥美”。

另外,唐玄宗曾为太子选妃,并命高力士派人挑选民间美女,最后结果就是:“细长白晳者”五人以赐太子!

可见,当时选美的标准还是以身材纤细高挑、皮肤白皙为主!

再看看唐代画作中所展现的美人形象

在文成公文入藏和亲之时,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就以此做画《步辇图》。

一千多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再来观摩此图会发现,其中女子身材大多修长纤细,而并非人们所说的那样“肥美”。

另外,著名的唐代仕女画——《簪花仕女图》中,女子虽大多丰腴,但也毫无肥胖之态。

而且不要忘记,《簪花仕女图》的创作背景是在安史之乱之后,其更多的是统治者为了粉饰太平而作的宣传工具!

最后通过唐代诗词了解唐代民间审美

其实不管是唐代贵妃的形象还是流传画作,其所表现的基本都是当时达官贵人们的生活与模样。要想真正了解当时民间大从的审美,其实从流传下来的诗词中去寻找答案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唐代诗人李贺《将进酒》“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

唐代诗人刘希夷《公子行》“愿作轻罗著细腰,愿为明镜分娇面。”

唐代诗人白居易《和春深二十首》“秋千细腰女,摇曳逐风斜。”

唐代诗人陆龟蒙《婕妤怨》“后宫多窈窕,日日学新声。”

.........................无不体现了当时民间对于美女纤细身材的审美!

而反观表现唐代以“肥”为美的诗句则少之又少,偶尔有之也仅仅停留在丰腴、性感的程度,与“肥”相去甚远!!

7小时前

39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