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箭之地是多远

怪我鬧 1个月前 已收到4个回答 举报

這痛伱給的 3星

共回答了342个问题采纳率:95.4% 评论

1.以汉代标准,两跬一步,两步一丈,百步五十丈,汉尺22厘米,一丈2.2米,则汉代百步穿杨的距离是110米,一箭之地超过汉代50丈,远远大于110米(这是个有效杀伤射程)。

2.以明清标准,一箭之地明确有130步,五尺一步,一尺31.1厘米,一步1.555米,明清130步在202.15米左右,则一箭之地等于明清65丈(这是个标准最大射程)。

综上,当做弓箭射程来讲,一箭之地的距离最小超过110米,最大不详(要看是谁射的);但当做长度距离单位去讲,一箭之地在明清是有标准的,即130步,度量衡换算202.15米左右。

此外,“一箭之地”不但在《水浒传》里多次使用(事实上《水浒传》就是该词的出处),还在《红楼梦》里被当做建筑度量衡去使用(宁荣二府大门相距有一箭之地)。PS:以曹雪芹的内涵,这当不是随便讲,而是当做建筑图纸在说明,必然有标准可循。

结合两部名著的成书时间(明清),可以见得,一箭之地最晚在明清时,已经是一种民间普及率很高的度量单位,并且最晚在清乾隆年间达到能被建筑测量使用的标准。换句换说,这是个固定单位。没人真拿箭去射,也得有弓啊~但凡能普及都是有默认标准的。

17小时前

33

杨花飞尽 5星

共回答了57个问题 评论

古人用箭射出的长度做度量,每箭的距离约为一百三十步左右。相当于一箭射程的距离。比喻相距不远。 这里的一箭之地,只形容距离很近,并不实指多少多少米。

15小时前

3

焚烧记忆 1星

共回答了195个问题 评论

古代有个计量单位叫一箭之地,约合130步,约合190多米,这个应该是过去实战时候的极限射程了。

12小时前

6

若到绝望后 2星

共回答了263个问题 评论

一箭所能达到的距离,约当一百二十至一百五十步。古时5尺为步。古时的5尺约等于现在的4尺。一射最多不超过200米。

8小时前

32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