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的一生 谁有他的详细过程

游戏梦 2个月前 已收到5个回答 举报

对你无限思 5星

共回答了51个问题采纳率:90.4% 评论

张学良1920年毕业于东北陆军讲武堂,师从郭松岭,先是在军中担任张作霖的卫队长,“皇姑屯事件”后,接替张作霖出任东北保安军总司令。为维护国家统一,坚持东北易帜,后来发动西安事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阻击国家统一做出了极大贡献。

张学良的一生,可谓褒贬参半,下面,来说一下东北少帅张学良的几件意义深刻的事情:

东北易帜

刚掌军不久的张学良,正逢蒋介石,李宗仁,阎锡山,冯玉祥四大军阀的中原大战的尾声,此时局面已经完全向蒋介石端倾倒,李宗仁归顺,冯玉祥部下被蒋介石内部攻破,已经无心恋战,只有阎锡山苦苦支撑,眼看蒋介石就要统一国家,此时张学良将军不愿在做身处东北的割据军阀,毅然决然的向全世界通电,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在东北全境将原北京政府的红黄蓝白黑五色旗改为南京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旗,宣布拥护国民政府的政治行动。这一举措,不仅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与民族尊严,更挫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夺取东北的险恶阴谋,国家保持了形式上的统一。

九一八事件不战而退

这件事,张学良跟蒋介石都有关系,首先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之前,张学良的东北军就与俄国军队打过一架,当时张学良接收东北易帜,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陆军一级上将,并且蒋介石不断地鼓励张学良,说自己永远是他的后盾,志得意满的张学良想趁此夺回东北对铁路的控制权,于是向俄军发难,但是没曾想,被沙俄打的落花流水,损兵折将,突然冷静下来的张学良,这才知道俄军的厉害,而且再次之前俄军还败给了日军,由此张学良更知道日军的战斗力,并且发动九一八事变时,蒋介石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留住张学良这个生力军,紧急密电张学良不抵抗,同时张学良自己也知道与关东军毫无胜算,于是两万军队的关东军,硬是逼走了20多万的东北军。

西安事变

这应该算是张学良嘴打的功绩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促成国共和谈,共同建立国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结束了中国人杀中国人的局面,促使国共双方枪口一致对外,不仅为祖国的统一奠定基础,就是当时西安事变后,苏联斯大林也对蒋介石的敌视态度有极大的改观,连续给予当时的国民政府军事,武器,以及财政方面的支持。

虽然张学良一生有褒也有贬,但是他也的确是让当时苦难的中国从内战走向了联合抗日的道路,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国人民内部的团结,为中国近代的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

1小时前

46

语气冲了 1星

共回答了116个问题 评论

张学良是一位百岁老人,与二十世纪相始终,生于1901年6月,逝于2001年10月,是奉系军阀首脑张作霖长子,字汉卿,乳名小六子。他的军政生涯其实很短,到1936年底被软禁基本就结束了,作为民国军政舞台上主角的时间更短,从1928年6月张作霖在皇姑屯被炸死开始,到1936年12月25日他送蒋介石回南京被扣留,八年多一点时间。不过这八年多,却是张学良作为历史风流人物的八年,与许多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1.继任东北军首脑。1928年7月,就任东北保安司令,成为奉系(东北军)新的首脑。

2.东北易帜。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顶住日本压力,宣布东北易帜,服从南京国民政府,国家达成了形式上的统一。

3.中东路事件。1929年下半年,中苏爆发中东路事件。这是中苏之间最大的一次武装冲突,东北军战败。

4.中原大战。1930年9月18日,东北军宣布入关调停中原大战,帮助蒋介石战胜了冯玉祥和阎锡山。10月就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军政生涯达到巅峰。

5.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挑起事变,张学良奉命不抵抗,日军很快侵占东北。

6.热和抗战。1933年1月,指挥热河抗战失败,代蒋介石受过出洋。

7.一级上将。1935年4月,国民政府重新铨叙军衔,张学良被授予第一批陆军一级上将军衔,同时授予此军衔的有阎锡山、何应钦、冯玉祥、陈济棠等民国大佬。

8.西北剿共。1935年10月任西北剿共副总司令,指挥几十万大军进攻红军,屡次失败。

9.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联合杨虎城的十七路军发动西安事变,扣留了来西安督战的蒋介石。后经过多方协调,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10.失去自由。西安事变送蒋介石回南京后被扣留判刑,后来被软禁多处,直至到台湾。直到两蒋都已经去世后的1990年才恢复自由。不过生活上少帅倒是没受委屈。

21小时前

18

古道儒风 1星

共回答了106个问题 评论

东北易帜是张作霖决定的,张学良只是执行一下。

18小时前

48

永遠有多遠 3星

共回答了322个问题 评论

张学良,字汉卿,乳名小六子,生于1901年,是奉系军阀张作霖的长子。1919年进入东北陆军讲武堂第一期学习,1920年毕业,并授予陆军炮兵上校军校,任奉天督军署卫队营营长,不久之后升任卫队旅第二团团长。同年6月升任奉军第三混成旅旅长,7月参加了直皖战争,11月晋升为陆军少将。

1921年,张学良与张作相一起去日本参观军事演习,回国之后在奉军中进行了军事改革。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时,任镇威军东路军第二梯队司令,在山海关阻止了直军的攻势,稳住了奉军的阵脚。1924年第二次直奉大战时,任镇威军第三军军长,次年晋升为陆军中将。1926年,张学良率部在南口与冯玉祥的国民军作战,12月晋升为陆军上将,此时张学良只有25岁便成为了北洋政府的最高军衔。

1928年皇姑屯事件之后,张学良被推举为东三省保安司令,成为东北的最高统治者。面对国仇家恨,张学良实行了“改旗易帜”,最终粉碎了日本的阴谋。1929年张学良除掉了奉军的元老杨宇霆和常荫槐,从而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中原大战时,张学良率兵入关支持蒋介石,并被任命为全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次年,“九一八事变”时执行不抵抗政策,致使整个东北落入日军之手,被人们称为“不抵抗将军”。1933年热河丢失以后,张学良被迫出国考察。1934年回到上海,并任鄂豫皖“剿总”副司令,参加了第五次“围剿”红军的军事行动。1935年被授予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军衔,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被蒋介石派往西北剿共。

1936年12月12月日,张学良和陕军将领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扣押了蒋介石。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以后,12月25日,张学良亲自护送蒋介石回南京,被蒋介石扣押软禁,并判处有期徒刑十年。从此,张学良一直被囚禁,直到1991年,2001年在美国去世。

14小时前

41

尛呆潴 4星

共回答了414个问题 评论

张学良生平之事  东北易帜

  1919年就读于东三省陆军讲武堂。一年后毕业,在张作霖手下任职,并迅速得到提升。1928年6月3日,张作霖在皇姑屯被日本关东军炸死,张学良就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开始统治东北。张作霖被炸死后一星期,以“东北易帜”的果断行动,宣布服从南京国民政府,7月1日,张学良向国民政府发出《绝不妨碍统一电》,促使中国从形式上走向统一!后被国民政府任命为东北边防司令长官,陆海空军副司令。

  中东路事件

  1929年7月,张学良欲取消苏联在东北的特权,查封哈尔滨苏联商业机构,开始着手收回中东铁路。8月14日,斯大林命令苏联军队沿中东路一线向东北进攻,张学良领导的东北军败给苏军。张学良被迫在伯力签订议定书,恢复苏联在中东铁路的特权。

  九·一八事变及简评

  中原大战及万宝山事件发生后,全球经济大恐慌环境下,刚从内战中恢复的华北及东北的统一的中国国家主权和日本的南满铁路的特权,冲突的可能性升高。1931年7月6日,张学良电告东北政务委员会说:“此时如与日本开战,我方必败。败则日方将对我要求割地偿款,东北将万劫不复,亟宜力避冲突,以公理为周旋”。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发动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驻守北大营的一万多名东北军将士因遵循张的严令,张学良本人的说法是“不抵抗”是要表明日本侵略而非维护其南满铁路的特权。事变发生后,张要求其率领的东北军力避冲突、退守锦州,日军很快便侵占了东三省全境。

  1931年日军为取得更大利益,于当年9月18日突然对东北军发动攻击。在不抵抗命令下,东北军撤出东北,日本策划伪满州国成立,从此东北民众开始了日军统治的14年悲惨生涯。抗战胜利后,每年的9月18日都被中国人视为国耻日!

  有评价称,九一八事变为蒋介石一贯的“不抵抗政策”所致。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实际上“不抵抗政策”是张学良和蒋介石在面对日本威胁问题上的共识。张学良之“不抵抗”,是由于东北军没有能力单独抵抗日本的军事攻击,日本最希望能够挑起战端,所以不断升级挑衅行为,而张一旦与日本开战,他也不可能得到任何来自中央政府的支援,结果只会是丢掉东北的领土和损耗自己的军事实力,所以他严格命令军民百姓“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不给日本人挑起战端的借口;而蒋介石之“不抵抗”,则是为了贯彻他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路线。在九一八事发当时,乃是张学良下令撤退,而蒋介石迟至9月19日晚才从上海方面得知“事变”消息。张自己也说,“是我们东北军自己选择不抵抗的。我当时判断日本人不会占领全中国,我没认清他们的侵略意图,所以尽量避免刺激日本人,不给他们扩大战事的借口。”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

  张学良在东北1934年2月张任豫鄂皖三省剿总副总司令。1935年3月,任武昌行营主任,10月,兼任西北剿总副总司令。此时,日本侵华日亟,国民政府一再妥协,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简称“八一宣言”),全国要求停止内战实行抗日的呼声日益高涨。

  1935年4月,蒋为削弱张学良军力,命令张学良围剿红军,但却遭到挫折,逐渐对蒋的调遣有所反感。

  1936年4月,张与周恩来在肤施(今陕西延安)会谈,提出联蒋抗日,为中共中央所采纳,与红军达成了“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协议。这时,中共的叶剑英又携带双方停战计划及毛泽东的约书来西安,张学良拿出巨额私款,赠送红军做冬季衣食补给费用。共产党也在西安设立办事处。

  12月4日,蒋介石到西安督战。张学良与西安绥靖公署主任、第17路军总指挥杨虎城共同向蒋面谏,却遭到蒋拒谏。蒋介石令张学良、杨虎城立即进攻陕北红军,否则将其所部分别调往福建、安徽。

  12月9日,中国共产党组织大规模的群众游行示威,纪念“一二九”运动一周年。特务军警开枪打伤一名学生,群众非常激愤,决定到临潼直接向蒋介石请愿示威。蒋介石强令张学良制止学生运动,必要时可以向学生开枪。张学良接到命令后,赶上游行队伍,极力劝说学生回去。东北大学学生高呼“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东北军打回老家去,收复东北失地!”等口号。张学良向群众表示一周内以实际行动答复学生要求。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与杨虎城兵谏蒋介石,共同逼蒋联共抗日,造成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时的张学良当天,张学良、杨虎城向全国发出关于救国八项主张的通电,提出:

  改组南京政府,容纳各党各派,共同负责救国。

  停止一切内战。

  立即释放上海被捕的爱国领袖。

  释放全国一切政治犯。

  开放民众爱国运动。

  保障人民集会结社一切政治自由。

  确实遵行孙总理遗嘱。

  立即召开救国会议。

  西安事变发生后,东北军、西北军内部出现主张杀蒋和放蒋的争执,但张学良、杨虎城二人都主张释放蒋介石。据杨虎城的机要秘书王菊人回忆,西安事变发生后,杨虎城曾找张学良商议释放蒋介石的四项条件:一是蒋介石之“安内攘外政策”必须改变,至少以谈话方式向全国公开声明(当时考虑由南京政府正式发表声明是办不到的);二是改组国民党政府为抗日联合政府,应有行动表现;三是东北军、17路军的驻地和政治地位不变;四是红军问题,由以后组成的抗日联合政府解决。

  西安事变发生后,南京政府内部以亲日派何应钦为首,陈立夫、陈果夫、戴季陶等极力主张武力解决。

  16日,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作出“讨逆”决议,由何应钦任“讨逆总司令”,任命刘峙、顾祝同为东西两路集团军总司令,兵发潼关;并派飞机先行轰炸了渭南、富平、三原等地。何还给在意大利养伤的汪精卫打电报让其“速归”。相对于何应钦的武力讨伐,宋美龄、宋子文、孔祥熙、孙科等人,则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在南京奔走游说,为营救蒋介石积极活动。

  17日,中国共产党应张学良邀请,派周恩来到西安参与西安事变的协商。中共党内也出现过“杀蒋”

  与“放蒋”的意见分歧,在延安已经搭好准备公审蒋的台子,但后来又转为主张放蒋,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根据中共官方资料,中共是出于统战目的,因为即使杀蒋,并不会对共产党有什么实质意义,反而有可能使何应钦等亲日派上台,那样的话,无论对中华民族还是共产党本身都是有害无利的。

  22日,宋美龄等到西安。张学良、杨虎城去机场迎接,并与宋子文、宋美龄举行会谈。

  24日,蒋中正口头答应了六项协议。即:

  改组国民党与国民政府,驱逐亲日派,容纳抗日分子。

  释放上海爱国领袖,释放一切政治犯,保证人民的自由权利。

  停止“剿共”政策,联合红军抗日。

  召集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救国会议,决定抗日救亡方针。

  与同情中国抗日的国家建立合作关系。

  其它具体的救国办法。

  张学良见蒋介石接受了谈判条件,怕夜长梦多发生危及蒋性命的变故,即力排众议,决定无条件放蒋。

  25日下午,张学良与杨虎城一道送蒋介石及宋氏兄妹上飞机,同时为了维护领袖威信,自己亦随同护送蒋回南京。飞机抵达南京后,张学良即被军统特务监视。

  29日,在蒋介石的指示下,国民党军事委员会下达了法丙字第17087号命令,委派李烈钧为军事法庭审判长,对张学良进行审判。

  31日,军法会审判决“张学良首谋伙党,对于上官为暴行胁迫,减处有期徒刑10年,褫夺公权5年”。

  1937年1月4日下午,张学良又接到国民政府发布的特赦命令:“经国府委员会讨论,一致决议接受蒋委员长请求,张学良准予特赦,张学良所处10年有期徒刑,特予赦免。仍交军事委员会严加管束。”

  宋子文陪同张学良出席军法会审后曾说:“审判是走个手续,5天后汉卿保证回西安。”然而事实上,交军事委员会严加管束,即长期监禁。张学良自此失去自由。

  张学良与杨虎城在

  1938年11月起被囚禁在贵州省修文县阳明洞,

  1941年5月张学良转囚贵阳市麒麟洞,由于和市区距离很近,不久很多贵州人都知道张学良关在麒麟洞,当局颇不自在,于是在

  1942年2月把张学良移往贵州省开阳县刘育乡囚禁,

  1944年春天再移贵州息烽县阳郎坝,冬天再到桐梓县天门洞小西湖,

  1946年4月9日蒋介石在贵阳市黔灵公园会见张学良。不久之后,张学良被押往重庆歌乐山戴公馆,

  1946年10月被送到台湾,

  1947年移住井上温泉(新竹县)。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成了国共的第二次合作,中国也由此实现了由内战到抗日战争的历史转折。

  晚年

  在1946年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上,共产党曾提出释放张学良,未获蒋介石同意。后国民政府撤往台湾,蒋介石将张学良转至台湾继续软禁。

  在台湾,张学良被软禁在台北北投居所,过著软禁下的隐者生活。张学良原配夫人是于凤至,因病去美国就医,张学良在长期的幽禁生涯中得“赵四小姐”赵一荻的陪伴。他于幽禁中信奉基督教后,1964年按教规被迫与于凤至离婚,和赵四小姐结婚。1975年,蒋介石逝世。1988年,蒋经国逝世。

  1990年起张学良逐渐得以恢复人身自由。1993年4月受聘为东北大学名誉校长,5月受聘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名誉理事长。1995年离台,侨居美国夏威夷。

  逝世

  2001年10月14日下午2时50分,在美国夏威夷首府檀香山史特劳比(Straub Clinic & Hospital)医院病逝,享寿101岁。

  对于张学良虽然活命良久,却从来没有回过大陆这个问题。答案有的归咎于身体原因,有张晚年归信基督教的信仰原因,也有归咎两岸的政治原因。对于两岸政治因素一项,有人认为张学良不想表态偏向两岸中任何一方的政权。

9小时前

30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