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之师讲了什么

伴我心安 1个月前 已收到3个回答 举报

糟糕蛋糕 2星

共回答了91个问题采纳率:92.4% 评论

"一字之师" 是一种中国传统教育方式,也称为"一字诀"或"一字教"。它是通过反复默写一句经典名言或格言来进行学习和教育的方法。学生需要持续地、反复地默写一句话,直至完全记住为止。这样的教育方式强调记忆和理解,帮助学生深入体会其中的道理和哲理。

一字之师常常用于儿童的启蒙教育,也可以用于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人格,让他们通过默写经典名言来领悟其中的道理,提高自己的修养和智慧。

这种教育方法早已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广泛应用,并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和教育手段。通过一字之师,学生不仅能够学到知识,还能从中获得启示和思考,培养自己的道德和品德。

12小时前

48

鹿达令 2星

共回答了213个问题 评论

"一字之师"是指教授学生一种技能或知识的人,只需要传授一次就可以了。这个词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

相传,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位名叫孔丘的智者,他的弟子中有一个叫子路的人。有一天,孔丘命令子路去拜访一个叫做陶朱公的大师学习礼仪之道。子路前去拜访陶朱公后,陶朱公只说了一个字“止”,然后就让子路回去见孔丘。

回到鲁国后,子路向孔丘汇报了他所学到的东西,并解释了“止”字的含义。孔丘听后大为惊讶,因为这个简单的字竟然包含着如此深刻的哲理和道德准则。

从此以后,子路就成为了“一字之师”,他将自己从陶朱公那里学到的知识和智慧传授给其他人,并成为了鲁国最杰出的思想家之一。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简单而深刻的语言可以传达出复杂而重要的思想和价值观念。

11小时前

9

逃出谁的心 2星

共回答了233个问题 评论

《一字之师》这则成语故事讲的是:唐朝时一个叫齐己的和尚,学识渊博,能诗善文.

冬天的一个早晨,他刚做完早课,一个小和尚喜形于色点跑进佛堂,连声喊道:“师父,后院的梅花开了,快去观赏!”

齐己一听,立即起身到后园去.进入后园,远远望去,确有几只梅花已傲然怒放.一首咏梅诗脱口而出:“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早梅》诗写好后,齐己把诗拿给一个叫郑谷的诗人看.

郑谷读了《早梅》一诗后,沉思片刻说:“一既为《早梅》,‘昨夜数枝开'这句,不足以点明'早’字,不如把‘数枝’改为‘一枝'的好.”齐己听了郑谷的话觉得十分有道理,佩服极了,便口称老师,跪下来虔诚地向郑谷行礼.

其他一些文人,觉得郑谷只替齐己的诗改换了一个字,全诗就显得确切、生动多了,便都说郑谷是齐己的“一字之师".

体会到中华文字的博大精深,虚心使人进步的道理.

8小时前

37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