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四端是指

叒媔尒忸 1个月前 已收到4个回答 举报

壓寨夫人 1星

共回答了150个问题采纳率:96.4% 评论

孔子没有讲述过四端的概念。孟子有关于四端的论述。其具体内容如下。

恻隐之心,仁之端矣,羞恶之心,义之端矣,辞让之心,礼之端矣,是非之心,智之端矣。其意思是,同情心是仁的开端,羞耻心是义的开端,谦让心是礼的开端,是非心是智的开端。仅供参考。

13小时前

16

丢心症 2星

共回答了64个问题 评论

先说结论,孔子的四端分别是仁之端,义之端,礼之端,自知专。孔子将事端概括为人在这世间所有道德情感的概括,他认为,人是性本善的事物,所以人人皆可以成为圣贤,人人心中皆有一颗爱人的心,接有一颗大爱的心,家有一颗圣贤之心,家有一颗圣人。

11小时前

11

街道想拥 2星

共回答了233个问题 评论

四端是指儒家称应有的四种德行,即: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四端”说是孟子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孟子对先秦儒学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指人要有关怀仁爱之心,这是“仁”的开端。儒家讲究仁德,表现为对人的关怀与仁爱。与人为善、见义勇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仁德思是儒家基本的道德思想。孟子传承儒家思想,继承发扬,强调“德政”,讲究仁义礼智信,他与孔子一样认为人性本善,上位者通过德政才能治理好臣民,而百姓怀有仁德之心社会才会真正稳定。

羞耻之心,义之端也。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之所以为君子,就是因为其有一份“羞耻之心”,知世故而不世故,懂得是非对错,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孟子强调羞耻之心,也是强调人心中要有自省之意。羞耻人自己的内心感受,懂得羞耻说明人知道自己所作所为违背了正确的道德伦理,说明人懂得反省自己。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儒家同样强调“礼”,何为礼?规则、法度。而辞让为礼之端,是强调中正平和之道。所谓君子无争,儒家讲求先人后己精神。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种先人后己的精神符合儒家“中庸”思想。中庸即中正平和,不偏不倚。如果人人都能有谦虚礼貌的辞让之心,那么规则礼法自然就不会被违背。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明辨是非对一国一人都是极其重要的。一国之主所举直则政明,所举错则政安,那么国亦不宁;一家之主所不能明辨是非则全家不宁;人不能分辨孰好孰坏,近朱者赤倒也还好,怕的是近墨者黑。

8小时前

17

长腿大叔 1星

共回答了136个问题 评论

孔子认为人有四端分别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4小时前

8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