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字的由来和演变

有點冷 2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自我清欢 4星

共回答了409个问题采纳率:97.5% 评论

是源于汉字的发展历程。
在古代,当时的文字较为简单,大多是象形、指事或会意文字,同一个意义的字可能也会有多种不同的写法。
汉字的演变过程中,不同的文化背景、时代背景、地域差异等因素都会对字形造成影响。
因此,同字在不同历史时期、文化背景下往往会有不同的形态和写法。
值得一提的是,汉字的繁简体系也是同字的演变过程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政治制度的变化,不同时期对汉字的使用和书写都会产生影响,导致不同地区或人群使用的汉字繁简程度不同。

11小时前

32

衹嬡鉨 1星

共回答了157个问题 评论

“普天同庆”的“同”字。甲骨文①的上部是覆盘之形,表示“会聚”义:下部是“口”,以一口代众口,会聚众口即为同,所以“同”字是个会意字。②是金文的形体,与甲骨文基本相同。③是小篆的写法。④为楷书形体。

《说文》:“同,合会也。”基本正确。所以“同”字的本义应是“共同”,如《韩非子•说林上》:“同事之人,不可不察也。”这是说:共同作事的人,不能不观察。由“共同”可以引申为“同一个”,如《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同船济水。”这是说:乘同一条船渡过河去。再引申一步就有“相同”义,如“同年”就是年岁相同;“同产”,是同母兄弟;“同好”,是爱好相同的人。

请注意:古时称同学为“同窗”,如关汉卿《金线池》:“我有个同窗故友,姓韩名辅臣。”那么“同门”是什么意思呢?仍然是指“同学”,是说同出一师门下,如颜师古注《汉书•孟喜传》:“同门,同师学者也。”至于“同志”,古时多指“志趣爱好相同”,如《国语•晋语四》:“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

——左民安《细说汉字》

9小时前

47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