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怎么创作

囡亽那覀覀 1个月前 已收到9个回答 举报

嘿这位帅哥 5星

共回答了56个问题采纳率:98.5% 评论

如果只是喜欢现代诗可以从网上找一点基础的东西学学就行,可以当做娱乐随便写写。要是有强烈的创作欲望那你就最少熟读几百篇现代著名诗,多背一点古诗词,尽量不要学一些刻板的规条。

诗本来可以当作一件艺术品,是有生命的,在黑格尔的《美学》中写过,诗的创作是艺术和浪漫的极致表现,是触及灵魂的,当你的创作欲望特别强烈时,如果你动笔你的欲望会把你的灵魂与情感凝结成文字,所以你会发现你能写的不说能媲美名家吧,至少能把自己的感情抒发的行云流水!

写诗无论是现代诗还是古诗都是特别痛苦的,麻木的状态下才能写出一首好诗,对于正真的诗人可能都经历过从地狱到天堂只是经历过人间的过程。孤独是滋养诗的最好养料,真正的诗人没有多少是与快乐,愉悦的,如果有那他的诗一定是肤浅的。

诗是与灵魂相辅相成的,愉悦的时候你的灵魂不会得到你太多的眷顾,所以你此时的情感多倾向于身体的愉悦,也就是表面的!然而孤独,落魄,无助的时候,你的灵魂会不断的接受拷问,你身心的痛苦会有强烈的欲望迸发出来,如果用简短的文字来记录下你的感情,那便是属于你自己的诗,此时你会认为外人对你的诗的品评已无关紧要,因为这是你自己的诗,懂得人自然会懂,不懂得也无需理会。达到这种境界也许你才算了解怎样去写诗。

如果你真想做一个诗人,或许等你去一趟地狱,再回到人间,便能悟到什么是真正的诗!

6小时前

5

夜場妹子 2星

共回答了213个问题 评论

诗歌是一个以最简洁凝炼的语言来传情达意的文体。要写好诗歌还是得从语言上下功夫,首先你的语言得是以简洁凝炼的语言准确地传导想要表达的情感。其次诗歌是一个注重修辞的文体,直抒胸臆的写法未尝不可,可是却流于直白,弱化诗意。所以现代诗歌更强调以意境,意象来呈现想要表达的诗意。把自己的情感融入物或者环境来呈现,这其中就可用到比喻、类比、通感……修辞手法让作品起到言此意彼的诗意效果。当然诗歌的类型也是多样化,比如哲理性的、讽刺性的、禅意的……不管哪一种类型把握好语言这个是最关键的。我也是在学习诗歌的路上,这些些感悟算与同好一起交流吧。

4小时前

37

営尕亞 4星

共回答了477个问题 评论

回答这个问题有一定难度,俗话说,现在写诗的人比看诗的人还多,尽管现代诗流派不少,但依我看,无非就是一个字:乱。乱抒情,乱写意,无病呻吟,故做高深,全没了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精,蕴意深。

但既然题主问到了这个问题,我简单谈点看法吧。

第一,要选自己最熟悉的东西写。这就涉及到题材问题,本人喜欢古诗,偶尔也看过一些新诗,发现一些人什么都写,有些显然对所写事物不熟悉,只能乱发感慨。

第二,要寄情于物。无论旧体诗,还是新诗,都是诗人情感的喷发,没有情又何谈诗呢?为写诗而写诗,只能是拼凑文字,无病呻吟。

第三,新诗也应有节奏感。举例来说,"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两句,其节奏可为二二一,也可为二三式,节奏感极强,读起来铿锵有力。新诗是否应注意这些呢,我发现有些新诗,欧化的句子太长,不符合中文习惯,朗读起来别扭。如果在照顾节奏的同时,适当注意韵律,岂不更好。

第四,诗就是诗,不要把散文或一些所谓的心灵鸡汤,分行写成诗。这样的诗目前还真不少,尤其是一些叙事诗,这样写得还真不少,读起来索然无味。

第五,切忌语言上的晦涩。这一点,我们应从古人哪里汲取营养,我们读一些古诗,尽管古言古语,但今人几乎不用翻译都能懂,如《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是何等的直白,其意境却十分深远,反而有些现代诗却让人不懂了,岂不是笑话!

第六,尽量避免写口水诗,当然"梨花体"的口水诗也有好诗,只是尽量避免罢了,因为那也是需要功夫的,要能从普通事物中看出人生哲理才行。所以尽量用意象创造意境,既抒发情感,又体现出诗的美。

写现代诗,我是外行,只根据个人感受谈这些,不妥之处,见谅。

1小时前

33

我幻化成雨 5星

共回答了56个问题 评论

  一、语言和意境的运用

   我们都知道,现代诗歌有三个明显而具体的要素,它们是:语言,意境和韵律由此可见语言和意境对一首现代诗歌有多么关键的作用如果要鉴赏一部现代诗歌的好坏,这两个因素是首先的,必不可少,也是不能忽略的。

   语言来自于生活,我们都知道,但任何体裁文章使用的语言,都不是真正在生活里的语言“艺术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其实这指的也就是任何文学体裁的语言来源于生活,但也“必将高于生活”

   作为一种诗意化的文学体裁,在语言这方面,就更有着不可言说重要作用和魅力了一部现代诗歌里,如果语言优雅而别致,就必定有一些嚼头和看头;而如果语言使用不当,就会败坏整个作品的氛围和格调至于意境,我个人认为也就是能渲染作品和氛围的一些东西,可以是一幅幅打开的画面,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也可是一种感触或哲思,禅意也就是说意境的划分大致两类:有形和无形,能看得见的物体和画面,就是有形的意境;还有一种意境是无形的,因为并没有那种画面合物体,这种意境存在的只是一种思想,或感悟。

  二、韵律和节奏的把握

   凡是接触过文学的人,我们都知道韵律的意思在古典诗词里,韵律的作用十分重要,如果缺少了韵律,或韵律不整,那么古典诗词就不能叫诗词,最好的诗词也会失去看头

   新文化运动后,在早期的现代诗歌里,诗人们对韵律的把握非常周到而细致在早期现代诗歌作品里,我们经常能读到那些韵律和节奏把握都很巧妙的好作品,这些好作品带给我们的感受,通常是阅读轻快,优美,抑扬顿挫,也或干练,大气,醇厚,回味悠长这些韵律和节奏的佳作,同时也是最好的朗诵作品

  三、清新灵动法

   我们都知道,诗歌都是由每个细致的句子构成这里的清新和灵动,指的就是句子的表达和结构一个句子的构成,有许多种方式,在表达上,一般个人都喜欢用自己惯用的手法和个性来组织语言,有拖沓的,凝练的,清新和雅致的,也有繁琐和啰嗦的,诗歌水平和风格的差异,我想首先就是来源于一个人组织语言能力的差异吧清新其实只是一种感觉,是清爽和鲜活的组合如果一个句子的组合或一首诗歌的表达能达到这点,给读者默默间送去清爽和鲜活,又怎能不令读者喜欢和动容?

  四、拟人法

  说到拟人,我们都知怎么回事,而诗歌里的拟人,并不是单纯的比喻,如果是这样,那么诗歌就要丢失原本具备的诗意,语感和意韵

  诗歌中的拟人法,是指将要表达的主题或物象形象的人物化,或借用人物的某些个性的特点来咏物,如果表达恰当,甚至能让虚拟的人和真实的物共成一体,借人咏物,以物喻人,取得的效果,自然不可比拟。

  五、素描法

  说到素描,我们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就是用铅笔在白纸上画下物体或人像,也可以是粗象的思维那么,诗歌是用语言组合起来的,又怎么来用笔来绘画呢?呵呵,写诗时咱们不必借用铅笔,有时候,语言就是最好铅笔,在我们的手中,利用意境和韵律,咱们可以描绘出一幅幅比铅笔和白纸更加美丽的画面而且,这些画面里,不只有美丽,粗犷,细腻,或朦胧,还有图画作品所不能及的柔美,感性,优美的意境,诗意,以及打开的哲思,读起来余香满口,回味悠长下面。

  六、排比法

   感觉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写作手法生活里我们经常会用到这个手法所以也就不再解释排比的结构和意义咱们具体来谈谈排比在诗歌里的作用,以及排比方法在诗歌语言里获取的力度与深度

   我们都知道一个好的诗歌,不只是语言的诗意和表达的舒缓和清新,还需要一些思想和力度在黑暗年代,有力度的文学作品同时也是针对现状以及对一种光明和良知的唤醒,比如鲁迅先生就曾留下“与其苟延喘息,不如从容燃烧”的有力名句,也因此而唤醒过千千万万民众

   在和平的年代,咱们自然不必去呼唤光明,但对于生活里千千万万美好,善良,宽厚而纯朴的人或事物植物,咱们都可尽情赞扬,并歌颂,哪怕是一滴水,一根草,一缕金色阳光,都蕴含了无比的智慧和感恩,是完全值得我们去歌颂的而在表达的力度上,排比不失为一个极度蕴含力度的方式。

  七、隐喻法

  简单的说,隐喻是一种比喻,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然而,隐喻是一种神奇的语言现象,很多时候能触动读者的心弦,带动读者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隐喻大体分三种:无形的隐喻、有形的隐喻、以及有形与无形结合的隐喻。

  八、修辞的节制

  “修”,指修饰,“辞”,本意是辩论的言词,后引申为一切的言词“修辞”是指在表达语言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尽可能达到更好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

   我们知道,作为文学体裁的一种,诗歌有着与别的文学体裁不能比拟的细腻与柔情,所以更需要修辞的运用来达到诗意化和个性化而修辞的巧妙把握和利用又是重要的,如果不使用修辞,那么诗歌必定是不能成诗歌的,而如果修辞泛滥,则诗歌语言难免会繁琐,拖沓,如同浓妆艳抹的女人般粗俗,令人索然无味。

  九、返璞归真法

  几乎所有人都能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返璞归真”指回复到其原始的淳朴本真状态璞,本义是蕴藏有玉的石头也指未雕琢的玉这里引申为天真,淳朴的意思。

  十、结尾的巧妙处理

    一直觉得一首好的诗歌作品,不仅有好的开头,好的主旨,还应该有个漂亮的结尾这里的漂亮,并不是指华丽的表达或句子结构而是相对于作者表达的中心和主题,在结尾时利用寥寥数字,或将主题拉到高处,或提出问题,或留下思索,或巧妙解答问题,极大打开主题和空间的深度,给读者留下思考或哲理,余味深长

   巧妙处理诗歌的结尾有什么作用呢?第一,假使一首诗歌作品,在表达上一般,开头或主旨平淡,但一个高高扬起的结尾有时却能弥补诗歌前体和中间的不足,令一般变得雅致,令平庸变得精彩,甚至带给读者峰回路转的感觉;第二,不管诗歌的开头或中间处理如何,结尾仍是重要的,大家都知道“虎头蛇尾”并不是一个好的物象,结尾的把握不当,也甚至就败坏了诗歌之前留下的完美气息,成为一个可遗憾的败笔;第三,我们都知诗歌这个文学体裁潜伏着唯美的格调,而结尾的处理更能带动这种内功格调,不论主题和表达的手法,以及深度,我想,读后能令读者余味无限,回味深长的作品,那么就必定有一定的魅力了;第四,如果是有力度的诗歌作品,语言和主旨把握得当,结尾处理巧妙,那么还能更大限度打开作品表达的力度和深度,令诗歌整体更具说服力。

23小时前

11

伴我与影 1星

共回答了161个问题 评论

“你看那满山满树的红花/那是战士们鲜血和生命”——李瑛的《战士之歌》。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臧克家《有的人》

“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有这般颜色”——闻一多《红烛》

动人心魄,明白如话,让你想起很多。这三位都是中国現当文学史上有名的作家——一个比一个历害。

外国的。

俄—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德—海湼:“忧郁的眼里没有眼泪/他们坐在织机旁,咬牙切齿/老德意/我们在织你的尸布”(《西西利亚织工》)。

德—歌德:“要及早地学得聪明些/在命运的伟大天平上/天平针很少不动”(《命运》)

这三位更有名,诗也是经典,但字句还是那么平实,那么简洁,仿佛邻家大妈说的话。

賈岛有“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句子;老杜有“吟安一个字,拈断数根須”的感叹。新诗写作看似轻松,其实不容易。——上面那些句子,不容得吧,“数根须“,“双泪流”的成本总是要付的。

我喜欢写旧体诗,新诗写得少——难嘛!

因为侥幸/我们来了/一片红花绿草/几点明灭星辰

因为必然/我们归去/无須敲锣打鼓/未必寂静无声

这是前些日子我写的《生命》,有人写下“非常好”的评论,虽然仅仅一位,我也激动有加。

如果改成:

“因为侥幸/我们来了/由于必然/我们归去

来时/轻轻松松/去后/坦坦蕩蕩”,你会读吧?

18小时前

10

安尛米 3星

共回答了376个问题 评论

现代诗歌的创作,这个题目应该是高大上,老大难的问题,所以只有那些真正在从事现代诗歌理论研究的文学评论家才能说的清楚的,一般的练习者只能从一些比较感性的角度去理解分析,错误在所难免,也期待大家批评指教。

首先,诗歌缘于生活,是诗意的栖居。生活是诗歌创作的源泉,是对生活的提炼和感悟体会,然后通过具体的意象来表现出诗人的独特感受,演绎不一样的人生。例如,表现孤独的主题,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每个人对孤独的理解感受不一样,所以表现的方式方法也不一样,意象的选择也不同,我身边的一个诗人朋友,他天天用墙壁上的壁虎漫步来表现,而我曾经使用蟑螂夜深人静的时候在溜达,而最突出的,是有一次我使用了老鼠爬楼梯来比喻时间在爬楼梯,充分表现了人物孤独的存在状态

题目《存在》

一一林汉龙(福建)

老鼠经过的时候

我看见时间在爬着楼梯

其次,我认为诗歌应该生活化,通俗易懂。因为我觉得随俗才能脱俗。现代生活的多样性,诗歌也应该与时俱进,充分融入其中,才能丰富多彩,例如现在的微信收款,是现代生活的惯例,所以我也以此为题,而且也写了生活中那些阿狗哥疯婆子,他们也与时俱进,学会了用微信收款,蓝牙音箱。。。

第三,要学会提炼 ,丰富诗歌的语言,开拓创新,多做尝试,俚语方言,网络语言,都可以运用。

12小时前

6

芳臭臭 2星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评论

我是文化领域创作者,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您

一首好的现代诗,就象破土而出的春笋,象黎明的第一声鸡啼,它带着一股勃勃生机,从诗的地平线上升起。引起人们的关注。不管从构思、题材和表达方式看,既要有现代派诗中的那种不规则美,也要有现实主义诗的清新和活泼。做为从事诗创作的诗作者即可以在创作的道路上模仿名家,也可以独辟蹊径,不跟在别人后面走,不人云亦云既是一种真正诗作者的勇气,也是一种卓越才华的表现。

一般来说,作品小巧玲珑,晶莹别致是十分逗人喜爱的,精萃和简炼是好诗的典范。小诗是比较难写的,因为它要的凝炼性和纯度都比较高,要求爆发力要强,要求诗意要浓。诗思超脱,如能辩白与描绘、形象与哲理兼备,互相结合,互为补充则更佳。

一首好的现代诗,不是拥有那种华而不实的浮华美,不是那种轻飘飘的美。应该是花朵释放出来的芬芳,是果子里溢出来的甜謦;不只是用语俏丽,而是在回应全诗中,产生一种整体结构上的美。用一枝灵巧的笔,以景作纬以情作经,呼风唤雨般地把大自然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会动的和不会动的、有色的和无色的编织成一个个梦。

在诗的构思上,要凝炼,就象用了一种有效的凝固剂,让读者在读到该使人爆发惊喜的地方,能把读者的感情骤然提升上去,显得有力量。在文字上诗要如行云、如流水、通俗明朗,毫无艰涩这感。但又不能流于浅薄,虽明朗却不粗俗,在流畅中追求含蓄,在明朗中追求优美。诗意就在那回旋的诗轮上向外辐射,喷洒。越读含意越深,越读诗味越浓。

只有思想和艺术并存,在注意作品思想性的同时,也要注意艺术的营造。例如语言清丽,格调清新,意象鲜活并富于变化等。都应该是诗作者在艺术追求中所显示出来的特色。只有实际上内容含蓄,思想深层,应用象征手法,才能亦实亦虚,使作品显得层次分明,含意隽永,不失为一首好诗。只有把精神生命诞生描绘得清新可人,才能有一种写意画的韵味,既悦人眼目,也给人启示和回味。仿佛是轻音乐引着你的心魄远远地、远远地飘然而去。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望采纳,如果你有更好的意见,请留下你宝贵的留言!

5小时前

14

无名氏 3星

共回答了365个问题 评论

阳春白雪

文/木若水(辽宁)

万千丝绦垂地

挂不住满树银装

风拂细柳

随和煦阳光

点点滴滴

        我们知道,联想和想象,是万作之源,没有联想和想象,创作不了作品,也欣赏不了作品。我上面的这首短诗,就运用联想和想象,所选意象,所表意境,应该是较为丰满且恰入诗题。用“细柳”之“丝绦”,白雪之“银装”,“阳春”之“阳光”(这里“阳”字出现似有损境之疑),来表现“阳春白雪”。说实话啊,大家别笑话,我这首诗的想象从何而来,恐怕大家想不到——我是接到这个题目之后,去搜“阳春白雪”图片,然后由一幅很有意境的画面进行想象的。

       还有一点,就是炼字!诗,是以字为单位来计算的,微诗则更是如此。

       我记得在我在往诗歌群里发这首诗的时候,曾广泛征求大家的意见,用“扶”好呢,还是用“拂”好呢?说出来大家别笑话,我写完一首诗,大多是先给爱人看看,让她挑挑毛病。这首诗写完给她看,她说,用“拂”字是不是更好?(我本来用的是“扶”字)我一时也拿不定主意。我就在我们教研群里发了这首诗,让同事们帮我定夺。大家说法不一,有的说用“扶”好,有的则倾向于用“拂”,还有的提出用“抚”。后来大家一同研究还是用“拂”好——尽管用“扶”或“抚”拟人化更强,但还是用“拂”字,更能表现出“挂雪”的“细柳”在柔和的春风吹拂下,枝条(“丝绦”)轻盈摇摆,树上的“银装”(白雪)随枝条的摇摆,“点点滴滴”地融化这种情境。

        以上是我通过我的一首短诗,来说明我对现代诗创作的两点体会。当然,现代诗创作还有很多方面的内容要说,以后我们再慢慢探讨。希望我的创作体会,能对大家有一点作用。

        

23小时前

13

离开树叶 4星

共回答了434个问题 评论

诗的发展到如今,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对诗的标准不一样了,现在的诗更多的都是随意随性而发,有一种把诗和词结合起来的感觉,写诗,还是要注重诗本身的韵律,内容的淬炼和意境的空间感!

14小时前

14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