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长恨歌》的主旨有什么新的看法

失踪的幸福 1个月前 已收到3个回答 举报

天下共主 4星

共回答了47个问题采纳率:94.5% 评论

我们经常说,白居易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不仅是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伟大的诗歌理论家。他与元禛的诗歌理念是相通的,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首先是主张诗歌要通俗易懂。其次还主张诗歌要“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因此,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必须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他继承了《诗经》以来的比兴美刺传统,重视诗歌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其次是强调诗歌揭露、批评政治弊端的功能。

因此,如果我们把他的名作长恨歌,看成是描写唐明皇与杨玉环那惊心动魄缠绵绯则的爱情故事,很显然是不符合白居易的诗歌的创作主张的。

白居易曾经把自己的诗歌编成集子,并自己做了分类,一共有四类作品。

第一类是讽喻诗,就是用委婉的语言对上级对皇帝进行规劝。第二类是闲适诗,表现自己悠闲的生活的。第三类是感伤诗,第四是杂律诗。

事实上,白居易自己把长恨歌编在了感伤诗中。这起码说明一点,白居易是怀着感伤的心情,去写唐明皇李隆基与杨玉环的爱情的。

这里面的感伤也有两层意思。第一是感伤大唐盛世的一曲不复返,随着安史之乱的到来,随着唐明皇与杨玉环爱情的破灭,一切都不复存在了。第二层才是感伤他们的爱情。第一层是感伤这个时代,第二层是感伤他们的爱情。

事实上,长恨歌的主旨,并不能简单地是哪一种,它是特别复杂的,包含了白居易百感交集的情感。好玩的国学试着分析一下。

首先,对唐明皇和杨玉环的爱情,既有同情,也有谴责。白居易先写李隆基与杨玉环是多么的恩爱,爱情是多么地美丽,又写李隆基在安史之乱中都无法挽救自己的爱人,这是同情,再写李隆基通过道士找到了杨玉环,两个人在梦中再续前缘,这些既有赞美,也有同情。这可以说是感伤诗的内容,这也是白居易把这首长诗列入感伤诗的原因。

第二,这首诗中充满了对李隆基和杨玉环的谴责。李隆基被杨玉环迷住,从此君王不早朝,荒了国事,这很显然属于讽刺的内容。杨玉环一人成仙鸡犬升天,她的亲戚都做了大官,这也是讽刺。

第三,这也是一首爱情诗。特别是诗歌的最后,描写了他们的爱情。其中的”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更是爱情的绝唱,其中,”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更是写出了天下人对爱情的执着。这说明,这完全可以看成是一首爱情的绝唱。

综上所述,长恨歌这首杰出的长诗,既有讽刺规劝,也是感伤,同时更是爱情的绝唱。

5小时前

5

晚上回家 2星

共回答了275个问题 评论

,,《长恨歌》是一篇长篇叙事诗,描写的是唐玄宗和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作为帝王却保护不了自己心爱的女人,两人虽然相爱却只留下长长的遗恨。

,,《长恨歌》虽然主要反映的是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悲剧,但由于作者世界观的局限,另一方面由于唐玄宗既是安史之乱的制造者,又是一个所谓“五十年太平天子”,因此诗歌既有同情又有讽刺。

,,白居易出生于一个小官僚家庭,属于社会中层,他青年时期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由于战乱,经历了一段贫困生活,接近了平民百姓,而且他是在35岁写下的这首诗,那时他正处于一生中的“志在兼济”时期,“兼济天下”的思想占主导地位,这多少会影响到他对李、杨爱情的看法和观念,从而在作品中采取批判和讽刺的态度。白居易的社会地位和身份又属于封建统治阶级士大夫阶层,与平民百姓又有不同,这又注定他对封建统治阶级的荒淫误国的过失不会采取过激的批判,只能采取含蓄曲折的委婉讽刺,希望当今天子汲取历史教训,励精图治,不要荒淫误国。即使在开头讽意明显之处,也是说“汉皇”,借以说“唐”来表现这种讽喻。

,,诗歌的后半篇则全部是对杨玉环的死,唐玄宗对她缠绵悱恻的相思,极力铺写唐玄宗在蜀中寂寞悲伤,还都路上的追忆,回宫后晚景的凄凉,以及天上人间生离死别的深长痛苦,表示了极大的同情。同情远远超过了讽刺。“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爱情誓言和深深的爱情悲剧气氛,千百年来感动了无数读者。

3小时前

19

夜路放嗨歌 4星

共回答了445个问题 评论

我不认为有什么众说纷纭的,长恨歌最吸引人的最突出的地方就是爱情,读过的人任谁也忘不掉“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样唯美的爱情誓言,长恨歌主线就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主题不是爱情还能是什么?至于写了唐玄宗重色思倾国、从此君王不早朝、渔阳鼙鼓动地来、回看血泪相和流这些前因、过程、后果所连带的社会环境就是写了政治,那只能无语了。

1小时前

2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