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人的人格形成过程

小屁孩 2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笛赋潋歌笙 4星

共回答了417个问题采纳率:93.5% 评论

按照美国著名精神病医生埃里克森提出的人格终身发展论,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分为八个阶段:

婴儿前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冲突,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得到解决,就会形成希望的美德;反之,则会形成胆小惧怕。

婴儿后期,1.5—3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在这个阶段中,如果儿童形成的自主性超过羞怯和疑虑,就会形成意志的美德;反之,则会形成自我疑虑。

幼儿期,3—6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得到解决,就会形成方向和目的的美德;反之,则会形成自卑感。

童年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如果这一阶段危机成功得到解决,就会形成能力的美德;反之,则会形成无能。

青春期,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得到解决,就会形成忠诚的美德;反之,则会形成无归属感、为人冷淡冷漠、缺乏关爱的意识。

成年早期,亲密对孤独的冲突,如果这一阶段危机成功得到解决,则会形成爱的美德;反之,则会形成混乱的两性关系。

成年中期,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如果这一阶段危机成功得到解决,就会形成关心的美德;反之,则会形成自私自利。

成年后期,自我完整与绝望期的冲突,如果这一阶段危机成功得到解决,就会形成智慧的美德;反之,则会形成失望和毫无意义感。

这八个阶段是依次相互关联的。个体的人格不是孤立存在的,是家庭、学校、社会的综合产物,其中家庭尤其重要。个体出生后,最早接触的环境就是家庭。家庭环境的各种因素,例如父母的人格因素、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气氛、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交流,都会对儿童人格的形成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1小时前

45

由不得拒绝 3星

共回答了305个问题 评论

一个人的人格形成过程就像是一个背诵唐诗的过程。

在咿呀学语的幼童时代,我们的人格行成就是有啥学啥,父母的一言一行被孩子悉数看在眼里,就好像是背唐诗先要把每个字的字形和读音都认识一样,基调已经定好了。

在小学到初高中时代,我们的人格行成开始受到外界干扰,新闻,同学,男女,老师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人格,就像是背唐诗时要熟读古诗,有的人会流水账式的嗡嗡快读,有的人会心平气和的有感情来读,这个时候就产生了差异。

成年之后,我们的人格特征基本已经定型了,很难再改,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就像是已经背会的唐诗,语调,读音,语速,记忆都已经定型,想要读出不一样的韵味,除非用很大的决心改,否则没用。就像是别人脱口而出1+1,我们心里马上就会反应等于2,这时候的人格已经是快速反应式的了。

21小时前

7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