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柔非柔 至刚无刚.是什么意思

我想拥有她 3个月前 已收到3个回答 举报

我爱他的她 1星

共回答了185个问题采纳率:93.5% 评论

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释义:阐述了“柔”与“刚”的辩证关系,凡事应有度。过于柔和就不是柔和了,而是懦弱;过于刚猛有力,到了最高境界,恰恰是不会锋芒毕露的。

出自:曾国藩注解《道德经》。

故事:

曾国藩研悟《道德经》,反思过往。想起在长沙与绿营的龃龉斗法,与湖南官场的格格不合,在南昌与两位同僚的争强斗胜,这一切都是采取儒家直接、法家强权的方式。

结果表面胜利,实则埋下了更大的隐患。

又如参同僚、越俎代庖、包揽干预种种情事,办理之时固然痛快干脆,却没想到锋芒毕露、刚烈太甚,伤害了同僚的上上下下、左左右右,无形中给自己设置了许多障碍。

这些隐患与障碍,如果不是自己亲身体验过,是无论如何也设想不到的;它们对事业的损害,大大超过了一时的风光和快意。

既然直接的、以强对强的办法有时行不通,迂回、间接、柔弱的方式却可以达到目的,能够战胜强者且不至于留下隐患,那么为什么不采用呢?

曾国藩领悟至此时,在《道德经》扉页上写下八个字:“大柔非柔,至刚无刚。”从这以后,直到他生命的结束,都一直信奉着这八个字。

扩展资料:

春秋·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三章》

原文: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译文解析: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腾越穿行于最坚硬的东西中;无形的力量可以穿透没有间隙的东西。我因此认识到“无为”的益处。“不言”的教导,“无为”的益下,普天下少有能赶上它的了。

至柔,根本无从感知,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无声无息,无色无相,这才是至柔,即大道。

至坚,代表任何有形的力量,大道的特性就是柔软,那么坚硬一类就属于背道而驰的一种力量,正所谓,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驰骋,意即驾驭。因为无为,所以大道可以驾驭任何有形的力量。随顺事物本性,随顺自然法则,事情可以迎刃而解,水到渠成。按规律,按规则,按部就班,自然而然的就可以促成一切。

任何事物都具有对立面,凡是这个世界上存在的事物,都绝不是孤立的,都不是单独的存在,都是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的,所以,再难的问题,只要你用心,一定可以找到解决的方法和途径。

大道无为,圣人不争,无为并不是不作为,只不过是不用强力而已。

无有入无间,无有,不是没有,而是有,但是无法感知。即真正左右具体事物的,是无形的能量

从实修这个层面上将,无,就是离,不着;有,就是相,是名,是感知。无有,就是不去感知所有的名相,一切具足,但是不着一物,即是万有,又是真空。这样的状态,也就是得道的状态

无有入无间,同于大道,就可以穿越一切阻碍,自由,通达,看似无为,但,无所不为,无所不往,无为而为,无往不利。

1小时前

16

心碎情逝 4星

共回答了433个问题 评论

“大柔非柔,至刚无刚”,正是阐述了“柔”与“刚”的辩证关系。第一个“柔”,是“柔和”,第二个“柔”,是“柔弱”,也就是说柔和不等于柔弱。第一个“刚”,是强大,“至刚”是最大的力量,第二个“刚”,是锋芒毕露,甚至咄咄逼人。也就是说,一个人刚猛有力到了最高境界,恰恰是不会锋芒毕露的。

21小时前

39

晚点遇见你 2星

共回答了266个问题 评论

阐述的是境界,柔的最高境界是无柔,同“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18小时前

22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