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人字形铁路原理

酒与热友 3个月前 已收到5个回答 举报

禸褲壞 2星

共回答了95个问题采纳率:98.5% 评论

詹天佑人字形铁路:因为列车要通过八达岭青龙桥段,地形条件限制,列车需爬高大但距离有限,直接上坡道大,机车牵引力或挖隧道,当时条件均有限,所以采用人字形铁路(也说“之”字形的)来延长行走距离降低坡升比,实现机车推拉的方式牵引列车翻坡,现在该段人字铁路仍在使用。(现京张高铁已采取八达岭下挖隧道通过该地段了)

8小时前

2

峩薆台妹 3星

共回答了373个问题 评论

人字形铁路是一种常见的、基础的和简单的铁路折返线,也是原始的铁路岔道模式。

火车比汽车长很多,即使是一节机车的长度都与两三辆汽车的相当。如果只通过环形路线解决车头的导向问题,工作效率就会很低,而且无法让火车在完全不同的铁路线之间变轨。

人字形道岔的出现,轻松实现了列车变轨,亦加快了列车换向,让不同的铁路线能相互交汇融为一体组成路网。 人字形岔道和三个不同方向的轨道路线共同形成人字形铁路。

6小时前

8

啚視妳吖 2星

共回答了88个问题 评论

人字形铁路,又称入字形或Y字形铁路,因铁路线的宏观外形如同汉字“人”字而得名,是铁路折返线的基本类型之一,目的是让机车或列车能以较短的铁路距离和时间在变换轨道后反向前行。

泛概念的人字形铁路还可指两条铁路线合并或一条铁路分岔成两条这类铁路交汇模式。京张铁路的人形铁路段因在当时振奋了中华民族而闻名于世。

3小时前

2

妖媚吻 4星

共回答了460个问题 评论

人字形铁路是位置在八达岭至居庸关之间的山上,当时由居庸关至八达岭的山体坡度比较大,火车正常通过比较费力,通过建造人字形铁路将原有上坡角度一分为二,减缓了列车通过时所需的动力.从八达岭至居庸关回来的路是一直下坡的,所在回来的路就是一条线下来的,不需要第二个人字形来减缓,所以在八达岭至居庸关之间的山上,那条铁路就组成了一个大大的三角形.

21小时前

10

嘸話妸説 4星

共回答了455个问题 评论

詹天佑的人字铁路是中国铁路史上的一个创举。1905年,当时清政府修建北京到张家口的京张铁路。由1871年第一批留美幼童中的詹天佑主持设计施工。铁桥出北京后经过河北青龙桥附近时,山区坡度较大。为了使火车能爬上这样的陡坡,詹天佑便顺着山势,设计了人字型线路。北上的列车到了南口就用两个火车头,一个在前边拉,一个在后边推。过青龙桥,列车向东北前进,过了人字型线路的岔道口就倒过来,原先推的火车头拉,原先拉的火车头推,使列车折向西北前进。

这样就巧妙的克服了地形的困难,使得铁路顺利的通行。

这一设计思路,也被随后的各国铁路设计中广泛采用。

16小时前

5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