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作学习笔记

红烛偏冷 1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越爱越深 1星

共回答了148个问题采纳率:93.6% 评论

5R笔记法,又叫做康乃笔记法,是用产生这种笔记法的大学校名命名的。这一方法几乎适用于一切讲授或阅读课,特别是对于听课笔记,5R笔记法应是最佳首选。这种方法是记与学,思考与运用相结合的有效方法。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记录(Record)。在听讲或阅读过程中,在主栏(将笔记本的一页分为左大右小两部分,左侧为主栏,右侧为副栏)内尽量多记有意义的论据、概念等讲课内容。

2、简化(Reduce)。下课以后,尽可能及早将这些论据、概念简明扼要地概括(简化)在回忆栏,即副栏。

3、背诵(Recite)。把主栏遮住,只用回忆栏中的摘记提示,尽量完满地叙述课堂上讲过的内容。

4、思考(Reflect)。将自己的听课随感、意见、经验体会之类的内容,与讲课内容区分开,写在卡片或笔记本的某一单独部分,加上标题和索引,编制成提纲、摘要,分成类目。并随时归档。

5、复习(Review)每周花十分钟左右时间,快速复习笔记,主要是先看回忆栏,适当看主栏。

2小时前

1

楚动心弦 4星

共回答了418个问题 评论

第一步:随心所欲在书上做记录,同时贴小标签。

很多人以为读书笔记一定要非常“认真”的写,认真到要去思考每一句话应该怎么说?感觉一定要写的特别深刻才叫读书笔记,其实完全不是这样。

我对读书笔记的理解就是记录我们的所思所想,也就是你当下最直接的感受和表达。如果还不知道怎么写,你可以这样做:

1.从最简单的开始。

比如你看到一句话特别好,你就可以用笔做上记号,然后写上“这句话写的很好”,或者“这句话很有用”。不用担心这个写的太直白,这个阶段最要紧的是培养做笔记的习惯。

当然如果你一开始就有话可写,就不用从最简单的开始,可以直接写你想写的内容。

2.提升做笔记的深度。

随着我们阅读书籍的增多,随着我们思考的深入,我们对于书籍的理解也会不断的加深,这个时候你就可以慢慢的在书籍中做笔记的时候提升自己做笔记的深度了。当然怎么写,写什么不要有负担,读书笔记说到底是为自己服务的。

tip:在书上做标记,不要写的太多,写太多会影响整体阅读的流畅性,我们只需要做简单的记录,或者在想要展开记录的地方写上关键词,再贴上小标签,等全部阅读完成再进一步的深入记录。

(旁边彩色部分就是我贴的一些小贴纸,颜色什么的都是比较随性,反正就自己看,自己懂就行。一些笔记高手可能会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上不同的颜色,分类更清楚。)

第二步:将完善后的读书笔记完整记录在笔记本或者社交平台上。

经过了第一个步骤中的简单记录,我们已经将想要记录的和重点内容,用小标签的形式贴出来了,这时候就可以根据小标签展开来做笔记了。

当然,为了方便后期的查阅,我们可以采用一些标准化的格式,举个例子:

【190529】《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奥野宣之 P29页

○ 一元化笔记法的五个要点:①可以书写任何内容。②按时间顺序书写。③附上日期。

④灵活运动速记或略记 ⑤可以粘贴

☆ 一元化笔记法省去了读者记录需要分类的麻烦,不用纠结应该记在哪里,就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内容本身。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只要做好目录,后期查找时会非常方便,因为如果不在这里,就不可能在其他地方,即使是纸质笔记本,也不用担心找不到当时的笔记。

这就是我在阅读《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时做的一个读书笔记。

第一行:【190529】是时间,用6位数字法表示时间,标准化的记录更加简洁,时间之后紧跟书名、作者名、以及这段文字的页数,方便后面查阅和做索引。

第二行: ○ 圆形记号后面跟的内容是书本内容的摘抄。如果说想要摘抄的内容很多,可以通过电脑打印下来粘贴,或者拍照打印也可以。

第三行: ☆ 五角星记号后面跟的是自己看后的感悟和思考。

这个方法,是我根据《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提到的“葱鲔火锅式”笔记法整理而成,我一直坚持使用这种办法,效果特别好 。

至于内容,你可以写自己在阅读这段话或这个句子之后最直接的感受,或者结合你之前学习的旧知识谈谈新的认知,都是可以的。

写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写!

(图片来自网络)

补充一点:怎样选择是用手写笔记还是电子笔记?

1.手写笔记。

手写笔记更具有私密性,操作更方便,而且有的人握笔写字时会闪现出更多的灵感,这时候就可以选手写笔记。

2.电子笔记。

电子笔记书写更方便 ,速度更快,更容易和读者进行交流和创作。当然你也可以直接建一个word文档,既保持了私密性,也保证了书写的速度。

tip:无论是电子还是手写,都推荐用标准化的格式。这种标准化更容易提升阅读的效率,后期查阅也非常方便。

(图片来自网络)

第三步:画思维导图,整理阅读思路。

先给你们上几张图:

《靠谱》部分内容思维导图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部分思维导图

《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部分内容思维导图

这些都是我自己在阅读书籍时做的一些思维导图。我做思维导图不在乎好不好看,只在乎明不明白,能不能理清思绪。

像我现在写书评,有的时候读完一本书思路特别混乱,这时候用思维导图一整理,瞬间思路清晰,条理清楚。

之前我将这种思维导图发给我朋友的时候,他们都会觉得我特别厉害,其实一点都不难,甚至不用学习直接就能做。你可以任意下载思维导图app,手机电脑都可以,或者干脆拿一张A4就能动笔完成。

不用担心上手很难,又不好看,好不好看真的不重要,只要清楚就好了。那具体怎么做呢?

1.根据书中逻辑主线来。

每一本书都有他自己的逻辑主线,开始的时候如果找不到逻辑主线,可以直接根据目录当中的逻辑进行整理,后期慢慢学习。

比如,我在阅读《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的时候就是根据为什么记、选书、记笔记、应用,这几个方面制作的思维导图。

2.根据自己关心的重点来制作。

还有一种方式,可以不按逻辑主线来,只制作我关心的内容,比如《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我只关心“一元化笔记”和“葱鲔火锅式”笔记法,那我就只写这两个内容,然后制作思维导图。

用思维导图来整理书本思路,会让我们能非常清晰的理解作者的思路,文章发展的方向,就相当于我们摸清楚了树的主干在哪里,在脑海中建立了非常清晰的知识结构,对书籍的理解自然会比他人深刻。

tip:思维导图一点不复杂,你动手操作就知道了。

(图片来自网络)

1小时前

13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