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无痕迹前一句

吹雪一只梅 1个月前 已收到5个回答 举报

笑看那过去 3星

共回答了333个问题采纳率:98.7% 评论

“了无痕”,让人不难想象到北宋诗人苏轼的 ——《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

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

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

时过中年,人间事差不多看遍了,苏东坡将之归为两类:一是人可掌控的,前有信约,还是要坚守的,就像秋鸿,季候到了应该应约而来;而另一是牵连人际的种种事端,犹似春梦,梦醒了也跟着忘了,留下朦胧美意,了无痕迹。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苏东坡写这诗句子,当时已45岁,宦海浮沉,人事沧桑,读来不无苍凉之感。感觉自己时过中年,人间事差不多看遍了。苏东坡将之归为两类:一是人可掌控的,前有信约,还是要坚守的,就像秋鸿,季候到了应该应约而来;而另一是牵连人际的种种事端,犹似春梦,梦醒了也跟着忘了,留下朦胧美意,了无痕迹。

苏东坡是学禅之人,这两句诗读来还深具禅意。秋鸿有信,应处理的事要处理,原则要守,这是积极的、入世的一面;风来则应,过去不留,过去了就放下,无须纠缠,一如春梦,不留痕迹,这是退隐的,出世的一面。一显一隐,两相聚合,才是完整的一生。

8小时前

20

恐龙控 3星

共回答了380个问题 评论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诗人苏轼就像秋鸿一样准时来到了去年与朋友相聚的地方女王城,然而往事就像春天的一场大梦,没有留下一丝痕迹。“事如春梦了无痕”正是诗人在遭受了乌台诗案后又正在贬逐之中,只有把一切往事,一切留恋与烦恼强自推向此虚无境地。

6小时前

37

谁是我的 4星

共回答了438个问题 评论

此句原作“事如春梦了无痕”,出自苏东坡之手。

欣赏其原诗:

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北宋·苏轼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

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

这首诗是苏东坡经历“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时所作。当时他是以罪官的身份被贬,因而在黄州虽任官职,却无职权,而且圈限了活动范围,形容软禁。写这首诗时,苏东坡来到黄州已两年了,乌台诗案的惊涛虽已成往事,但软禁黄州的困境却无法摆脱。无奈只得以访友出游、诗酒唱和寻求精神上的寄托。

此诗便是记一次与好友出城春游之事。首联“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就颇能体现苏东坡困居黄州的心态:东风还没吹来,诗人就迫不及待邀友骑行,前往城外寻找去年春游时的遗迹。

“春梦了无痕”便是出自颔联“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只不过原句重在“事如”,也就是人生的经历。颔联意为人如侯鸟,因有感而动,人生一切经历也只如春梦一般,时过境迁了无痕迹。

颈联“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人生的慨叹化为眼前的欢聚畅饮,暂享山水自然之乐、老友相聚之欢,驱除烦恼的往事、忘却被贬的困厄!

结尾一联则说道:已和此处的朋友们相约年年春游,不必为我的处境担忧,也不必为我还京多操心。看似宽慰他人之语,实则宽慰自己而已,表现出淡漠纷争、追求超然旷达的情怀!

据说苏东坡再黄州期间常手抄《金刚经》,精研佛法。而这一句“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便与《金刚经》中“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的大境界很是相思!因心已“住”,已“降伏”,所以一切皆空,一切了无痕!

这句“事如春梦了无痕”曾得南怀瑾先生评价:“人生真正体会到事如春梦了无痕,就不需要再研究《金刚经》了。”!可见此时东坡之心境超然,已非常人。

3小时前

24

握住了苍老 3星

共回答了311个问题 评论

缘尽缘散了无痕迹。

人世间所有的缘分都是一种命中注定,所谓的缘分的到来,就让我们开始了一种幸福的期待,就让我们觉得这就是一种幸福的开始,但是到缘分结束的时候,已经到达了缘分的尽头,就会让自己再去寻找这段缘分,真的是再也找不到他的任何痕迹了,这就代表了一种感情的结束。

21小时前

29

巷雨梨花 2星

共回答了91个问题 评论

应该是一世光阴,了无痕迹

16小时前

42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