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的地理位置与历史

女人要自立 1个月前 已收到3个回答 举报

爱慢慢来临 3星

共回答了308个问题采纳率:92.8% 评论

1、首先重庆的地理位置及历史都是非常历史悠久的,期间过程中就有丰富的文化底蕴。

2、重庆市位于中国内陆西南部、长江上游,属于四川盆地东南部,地跨东经105°11'~110°11'、北纬28°10'~32°13'之间的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过渡地带。地界东临湖北省和湖南省,南接贵州省,西依北靠四川省,东北部与陕西省相连。辖区东西长470千米,南北宽450千米,辖区总面积8.24万平方千米,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城市,其中主城建成区面积为647.78平方千米。

3、重庆地处长江上游经济带核心地区,中国东西结合部,是中国政府实行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开发地区。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及航运、政治、文化、科技、教育、通信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全国综合交通枢纽。

4、重庆距今20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就在今重庆巫山县已经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人类—巫山人。

5、重庆距今2万年至3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铜梁文化”(今铜梁区)。

6、夏商时期为百濮地,《华阳国志》载: "越嶲郡会无为濮人居地,有濮人冢",《史记 · 楚世家》说:“(楚武王)于是始开濮地面有之,建宁郡南有濮夷,濮夷无君长总统,各以邑落自聚,故称百濮也”。

7、三峡地区是中国主要岩盐产区,由于盐是古代重要的硬通货之一,由此在商朝至西周时期巫山地区催生了巴国文明。

8、战国时期,巴国从汉水流域南迁至长江上游后,先后在枳(今涪陵区)、江州(今渝中区)、垫江(今合川区)建都。周庄王八年(前689年),巴国与楚国激战于那处(今湖北省荆门市东南),双方相持数月,巴人不敌而归。巴楚之战时断时续,几乎贯穿整个巴史。

9、周慎靓王五年(前316年),秦国灭巴国后,屯兵江州,筑巴郡城(江州城),城址在今渝中区长江、嘉陵江汇合处朝天门附近。是为史载重庆建城之始。秦朝分天下为36郡,巴郡为其一。

10、汉朝巴郡治江州,为益州刺史部所管辖。汉光武帝建武十一年(35年),岑彭由江州入益州平定公孙述。

11、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刘璋分置永宁郡,治江州。

12、建安六年(201年)复为巴郡。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诸葛亮经由江州平定益州。

13、蜀汉章武二年(222年),刘备在白帝城(今奉节县)托孤。李严在江州筑大城。晋朝改永宁郡为巴都郡。东晋桓温讨伐李势,朱龄石平定谯纵,皆由江州入益州。南朝宋、齐复为巴郡,郡治皆为江州。

14、南朝梁元帝太清四年(550年),武陵王萧纪于巴郡置楚州,西魏文帝大统十七年(551年)改为巴州,北周闵帝元年(557年)又改楚州。

15、魏晋南北朝时期,巴郡先后是荆州、益州、巴州、楚州的一个辖区。隋开皇元年(581年),废郡,以渝水(嘉陵江下游古称)绕城,改楚州为渝州,治巴县。这是重庆简称渝的来历。

16、大业三年(607年),州废,复为巴郡。

17、唐武德元年(618年)为渝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南平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渝州。唐代延续渝州之称,为山南西道辖地。 

18、宋代时,先后属西川路、陕西路、夔州路管辖,崇宁元年(1102年),因赵谂谋反之事,宋徽宗以“渝”有“变”之意,改渝州为恭州。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宋光宗先封恭王,后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由此得名。

19、南宋嘉熙二年(1238年),彭大雅任重庆知府。为防御蒙古南侵之需,拓修重庆城,向北扩至嘉陵江边,向西扩至今临江门、通远门一线,范围大致比李严扩建的江州城扩大了两倍,奠定了此后直至明清重庆古城的大致格局。

20、南宋德祐元年(1275年),元军再次集中兵力合攻重庆。景炎三年(1278年)二月,重庆被攻破,入城时元军遭到激烈抵抗,守将张珏战败被俘,元军继而征降夔州。

21、元代,重庆一直是四川南道宣慰司驻地,还一度是四川行省的驻地(1288年-1290年)。 至元十六年(1280年)立重庆路总管府,管辖巴、江津、南川3县,之后又划忠、涪、泸、合4州来属。至正二十年(1360年),农民军明玉珍建都于此,国号“大夏”,辖今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22、明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灭大夏国,复改为重庆府,隶属于四川承宣布政使司。辖2州、11县、1厅,包括巴县、江津、长寿、永川、荣昌、綦江、南川、合州、涪州、铜梁、大足、璧山、定远、江北厅。 

23、清初,发生的“湖广填四川”运动使重庆具有了悠久的移民历史和丰富的移民文化,奠定了近现代重庆社会的根基。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中英签订《烟台条约续增专条》,重庆开为商埠。光绪十七年(1891年)3月,重庆海关在朝天门附近设立。重庆由此得天独厚的文化底蕴,孕育着无数的光辉与历史,造就了现在的辉煌与成就,这就是重庆的由来与历史发展进程。

1小时前

17

小众爱情 3星

共回答了319个问题 评论

重庆位于四川盆地的西南部,长江与嘉陵江的汇合处,东南是云贵高原。虽然重庆(主城区,下同)距离三峡较远,与长江中下游地区联系也不方便,但重庆是历代蜀国国都成都与荆州治所江陵(湖北荆州)之间最大的城市。更重要的是,三座重镇皆位于大江之上。古人对重庆在地理上优势的评价是“重庆会川蜀之水,扼三峡之颈,控驭诸蛮(云贵方向)。

重庆从古至今的城市简史,记录每一个重要发展节点。

盐业贸易成就重庆商业重镇。盐带来了富饶,也带来了战争。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年),张仪带兵灭巴之后,屯兵江州,筑巴郡城(江州城),城址在今渝中区长江、嘉陵江汇合处朝天门附近。是为史载重庆建城之始。秦朝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巴郡为其一。

时至宋朝,宋徽宗以“渝”有“变”之意,改渝州为恭州。后宋光宗先封恭王,后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由此而得名。

这王朝更替的数千年间,巴蜀之地自秦兴起的盐业贸易却日渐鼎盛,并形成了被称为是“南方丝绸之路”的川盐古道。几乎贯穿整个中国中部与西南腹地,它不仅仅是一条运盐之路,更是数千年间逐步成型的庞大综合运输网络。

1891年3月1日,重庆海关的建立标志着重庆正式开埠,被纳入了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体系,成为西方列强侵略四川乃至西南地区的一个据点。开埠却在客观上加强了重庆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西方的现代化因素由此逐渐输入重庆,为重庆带来了以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科技文化、生活方式为核心的近代文明。从而促进了重庆的城市近代化。

抗战时重庆成为大后方经济中心。随着国民政府制订了“以军需工业为中心”的战时工业发展方针,与军需工业最为直接的钢铁工业在重庆有了迅速发展,最多时竟占了全国90%的产量。实际上,战时工业的发展,不仅支持了前线,对战后重庆成为工业重镇也打下了重要基础。

三线建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庆当代历史的一个重要发展时期,它对重庆的工业实力、道路交通、城镇建设等产生了巨大影响。一是壮大了老工业基地实力,促进了重庆综合性工业体系的形成。二是改善了交通状况,奠定了重庆城市现代立体交通网络的基础。三是带动了沿线经济,使重庆初步形成职能各异的现代城镇体系。

西部大开发 重庆承接东部产业转移。2000年,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目的是“把东部沿海地区的剩余经济发展能力,用以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巩固国防。”综合资源、产业、人口、交通、区位等方面考虑,重庆再次站到了时代前沿,成为西部大开发的对外“窗口”和战略支撑地。

直辖十年,重庆确定五大定位。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

接新长江经济带 重庆再定位。要把重庆建设成为西部开发开放重要战略支撑、长江上游经济带的西部中心枢纽。重庆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21小时前

31

可忙卑鄙 2星

共回答了99个问题 评论

重庆地理位置优越有山有水,

18小时前

39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