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演小品

等待爱人 3年前 已收到4个回答 举报

花光了勇气 1星

共回答了139个问题采纳率:99.2% 评论

演小品,

顾名思义是表演艺术作品。小品包含较多的意义,在文学上它是一种短小精悍的文体。我们现在所说的小品多指较短的,在同一时间、空间里,借用简单的道具,用语言和表演表现情节(主要是排除一个两个矛盾障碍)的舞台艺术。

小品起源于演出前演员的热身活动、艺术院校的课堂练习和演艺界考察学员艺术素质和基本功的面试项目。它一般情节结构简单、有趣,语言清晰、诙谐形态灵活、自然,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各角色的语言特征和性格特点,并传达出一种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小品是一种喜闻乐见、雅俗共享的文体形式。好的小品,在带给观众娱乐的同时,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性的审美体验何哲学性的深思启示。

我国小品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继承和发展了话剧、相声、舞台剧等多种曲艺艺术和戏剧艺术的基础上,融合了方言艺术特色,使小品逐渐形成了与多种喜剧元素相结合的独特的舞台艺术,并且成为中国人精神生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之一

3小时前

44

告白的风 2星

共回答了296个问题 评论

小品,泛指较短的关于说和演的艺术。

它的基本要求是语言清晰,形态自然,能够充分理解和表现出各角色的性格特征和语言特征,最为代表的是喜剧小品。

1小时前

4

还未原谅 2星

共回答了99个问题 评论

广义的小品包涵很广泛,狭义的小品泛指较短的关于说和演的艺术,它的基本要求是语言清晰、形态自然,能够充分表现出各角色的性格特征和语言特征,最有代表的是喜剧小品。追溯小品的起源可发现它是由东北的曲艺演化而来,与东北的剧种“拉场戏”是至亲。它带有普通人民所喜爱的喜剧成分。在相声整体滑坡的形势下,人们便把以赵本山为代表的东北艺人们推出来,他们受人喜爱的艺术表现便被戴上了“小品”的帽子,是否合适不管,却也先戴上再说。

拉场戏,属东北地方剧种,是二人转的分支艺术,俗称“小落子”是由扮成小旦、小生、小丑等行当表演的民间小戏。此剧多由一男一女说唱演出,俗称二人转。由于更具有戏曲艺术特色,故称拉场戏。共有传统剧目五十多出。

拉场戏俗名拉场玩意儿、蹦蹦戏。又叫秧歌戏、人物戏和东北地方戏,它是用二人转曲调演唱的民间小戏。拉场戏传统剧目有四五十出,有的来自二人转;有的来自莲花落或十不闲;有的来自民歌、小曲;还有的是从评剧、梆子中移植来的。曲调有板腔全和曲联体两种。前者如《罗裙记》、《回杯记》;后者如《寒江关》、《二大妈探病》等。新中国成立后,东北三省编演了许多新拉场戏,如《光荣灯》、《全家光荣》、《父女进城》、《新拜年》、《表兄弟》、《要家当》、《新婆媳》、《闹碾房》、《三张彩礼单》、《红杏花开》等等。拉场戏和中国其他地方戏曲一样,在艺术手法上是写意的。人物上场可以自报家门,民间、环境等都可以随着剧中人物的唱词来变换。如《冯奎卖妻》中,从冯家湾到卖人时一路景物都是通过人物的唱词介绍出来的。拉场戏的种类,从题材内容上划分,有正剧(如《杀江》、《打渔杀家》)、悲剧(旧称“苦戏”,如《冯奎卖妻》)、喜剧(如《拣棉花》、《小护青员》)和闹剧(如《双拐》)。从表演上划分,主要有唱功、歌舞小戏两大类。唱功戏一般都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和强烈的戏剧冲突,作品以感人肺腑的唱段取胜。歌舞戏一般都没有复杂的情节,甚至没有什么戏剧冲突,类似小演唱,如《光荣灯》。拉场戏与其他民间小戏一样,先是从“两小戏”(小旦、小丑)发展成“三小戏”(小旦、小生、小丑),后来也出现了其他行当,像老生(如《杀江》中的肖恩)、老旦(如《三贤》中的婆婆)、武旦(如《寒江关》中的樊梨花)、武丑(如《燕青卖线》中的时迁)、花脸(如《包公赔情》中的包拯)等等。

22小时前

7

愛豬仔 1星

共回答了111个问题 评论

演员以舞台演出的形式演的戏

18小时前

9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