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门楼调

小温存 3个月前 已收到4个回答 举报

快来爱我啊 4星

共回答了463个问题采纳率:90.3% 评论

门楼调是民间曲艺形式之一,主要流传于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兴和县和丰镇市。门楼调的说唱地点一般在门楼前,故称门楼调。

  门楼调分为单人门楼调、双人门楼调和多人门楼调。单人说唱者手持一块马肩胛骨,上缀若干铜钱,说唱时自打竹板。双人门楼调一人说唱,另一人拉二胡伴奏。多人门楼调是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起来的民间曲艺新形式。

  门楼调内容分为两种,一种是祝福庆贺,即兴说唱,称为“赶门楼”;另一种是艺人把耳闻目睹的奇闻轶事,编成合仄押韵的完整故事,称为“戳古董”。

  门楼调曲调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一般六句为一段,一段唱完稍作间歇后再唱。

6小时前

18

输卜起 1星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评论

“门楼调”俗称“讨吃调”,是广泛流行于晋北地区和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一种民间曲艺。因其多为乞讨人群演唱,故俗称“讨吃调”。

在解放前,因乞讨人员政治地位十分低下,他们在沿门逐户地乞讨时,那些豪强富户只允许他们停留在“门楼”中,而不准走进深宅大院,故又称“门楼调”,而乞讨人则自称“赶门楼”或”赶门市”。

4小时前

5

女人不可信 2星

共回答了283个问题 评论


门楼调又名讨吃调。相传为清朝年间乞讨人张二牛、李山川创立。他二人在乞讨中,广泛汲取晋冀蒙民间小调,在日积月累、长途跋涉的乞讨中,经过反复演练尝试,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浓厚地域音乐特色的曲调。因这种曲调是在乞讨中演唱形成的,故老百姓和演艺界称这种曲调为“讨吃调”

1小时前

12

巳迣哋葒顔 4星

共回答了437个问题 评论

门楼调又名讨吃调。相传为清朝年间乞讨人张二牛、李山川创立。他二人在乞讨中,广泛汲取晋冀蒙民间小调,在日积月累、长途跋涉的乞讨中,经过反复演练尝试,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浓厚地域音乐特色的曲调。因这种曲调是在乞讨中演唱形成的,故老百姓和演艺界称这种曲调为“讨吃调”。

最初,张二牛、李山川用两块石片打击成音节作为伴奏工具。后来,他们又尝试着用木板、牛肩甲骨敲打出音节伴奏。再到后来,才发展成竹板儿。竹板大的叫莲花落,主要有两个竹板系在一起组成。小的叫五穗子,由五个小竹片串在一起组成。

讨吃调唱起来十分悦耳动听,所唱故事通俗易懂,内容多为扬善惩恶,吉祥纳福,他们用忠孝仁义礼智信中华传统价值观评判事非曲直,是北方农民确立中国人自己文化价值观念的重要元素。门楼调用方言演唱,故事性强,接地气,生动风趣,委婉动人,故深得民意,深入民心,深受欢迎

23小时前

34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