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污染评价标准及方法

千落千雪 1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一碗爱 1星

共回答了157个问题采纳率:95.4% 评论

、 污染物来源

重金属的污染主要来源工业污染,其次是交通污染和生活垃圾污染。工业污染大多通过废渣、废水、废气排入环境,在人和动物、植物中富集,从而对环境和人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交通污染主要是汽车尾气的排放;生活污染主要是一些生活垃圾的污染,废旧电池、破碎的照明灯、没有用完的化妆品、上彩釉的碗碟等。

下面是主要重金属污染分类及来源:

2、常用分析检测手段

目前重金属主要分布在固相、液相和气相里面,对于不同相态的情况,检测方法各异。大体看来,土壤中的重金属迁移,大部分来自被污染的水体;堆积存放的可浸出固体污染物,在雨水浸泡下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被带出。由于目前燃煤电厂的氮氧化物,硫化物等气体排到大气中,造成酸雨,使得雨水成酸性,加快了有害物质的浸出。

目前常见的用于检测的仪器设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火焰/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AAS)、原子荧光光谱仪(AFS)、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仪(UV/VIS)等仪器设备,可以分析土壤、水等介质中的重金属元素,包括镉、汞、砷、铜、铅、铬、锌、镍等。

2.1 固体废物及浸出溶液污染检测方法及标准

通过检测固体废物本身有毒有害物质,以及通过震荡方法模拟固体废物被浸出,测其浸出物毒性来鉴别。目前常用的检测依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2007》执行。固体废物的检测方法大致如下:

固体废物六价铬的测定碱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 687-2014

固体废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643—2013

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水平振荡法 -- HJ 557-2010 代替GB 5086.2-1997

固体废物二噁英类的测定同位素稀释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 -- HJ 77.3-2008

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焚烧处置设施二噁英排放监测技术规范 -- HJ/T 365-2007

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醋酸缓冲溶液法 -- HJ/T 300-2007

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硫酸硝酸法 -- HJ/T 299-2007

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翻转法 -- GB 5086.1-1997

固体废物总汞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GB/T 15555.1-1995

固体废物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GB/T 15555.2-1995

固体废物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 GB/T 15555.3-1995

固体废物六价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 GB/T 15555.4-1995

固体废物总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 GB/T 15555.5-1995

固体废物总铬的测定直接吸入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GB/T 15555.6-1995

固体废物六价铬的测定硫酸亚铁铵滴定法 -- GB/T 15555.7-1995

固体废物总铬的测定硫酸亚铁铵滴定法 -- GB/T 15555.8-1995

固体废物镍的测定直接吸入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GB/T 15555.9-1995

固体废物镍的测定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 -- GB/T 15555.10-1995

固体废物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性电极法 -- GB/T 15555.11-1995

固体废物腐蚀性测定玻璃电极法 -- GB/T 15555.12-1995

2.2 土壤、水体中污染物检测方法及标准

土壤中污染物按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2008》执行,水体中的污染物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2.3 气体中重金属检测方法

测定大气颗粒物样品中重金属元素的成分分析已趋于成熟,将大气颗粒物捕集(目前主要有通过气体采集,吸附到滤膜或者测沉降物)后不经样品消解处理而直接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有:仪器中子活化法(INAA)、质子诱导X射线荧光法(PIXE)、能量色散和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法(XRF)等。

大气颗粒物经消解后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离子色谱法、原子吸收光谱(AAS)、原子荧光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

2.4 生物中重金属检测方法

对于与人息息相关的生物而言,检测比较多的主要是农作物、肉类、药材等重金属含量。现在检测时可以选择多种分析方法,一般在化学分析时对其进行灰化后用酸消减,用相应仪器设备测定重金属含量。

同时也可以对人体中重金属含量进行检测,主要方式是通过血液以及头发等。以此来判断身体是否受到侵害。

9小时前

2

他爱她 4星

共回答了405个问题 评论

重金属检测方法汇总以及国标要求

实验与分析 110 20

从环境污染方面所说的重金属,实际上主要是指汞、镉、铅、铬、砷等金属或类金属,也指具有一定毒性的一般重金属,如铜、锌、镍、钴、锡等。我们从自然性、毒性、活性和持久性、生物可分解性、生物累积性,对生物体作用的加和性等几个方面对重金属的危害稍作论述。

重金属检测方法及应用

一、重金属的危害特性

从环境污染方面所说的重金属,实际上主要是指汞、镉、铅、铬、砷等金属或类金属,也指具有一定毒性的一般重金属,如铜、锌、镍、钴、锡等

(一)自然性:

长期生活在自然环境中的人类,对于自然物质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二)毒性:

决定污染物毒性强弱的主要因素是其物质

(三)时空分布性:

污染物进入环境后,随着水和空气的流动,被稀释扩散,可能造成点源到面源更大范围的污染,而且在不同空间的位置上,污染物的浓度和强度分布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同。

(四)活性和持久性:

活性和持久性表明污染物在环境中的稳定程度。

(五)生物可分解性:

有些污染物能被生物所吸收、利用并分解,最后生成无害的稳定物质。大多数有机物都有被生物分解的可能性,而大多数重金属都不易被生物分解,因此重金属污染一但发生,治理更难,危害更大。

(六)生物累积性:

生物累积性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污染物在环境中通过食物链和化学物理作用而累积。

二是污染物在人体某些器官组织中由于长期摄入的累积。

(七)对生物体作用的加和性:

多种污染物质同时存在,对生物体相互作用。污染物对生物体的作用加和性有两类:

一类是协同作用,混合污染物使其对环境的危害比污染物质的简单相加更为严重;

另一类是拮抗作用,污染物共存时使危害互相削弱。

二、重金属的定量检测技术

通常认可的重金属分析方法有:微谱分析(MS)、紫外可分光光度法(UV)、原子吸收法(AAS)、原子荧光法(AF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法(ICP)、X荧光光谱(XRF)、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微谱技术除上述方法外,更引入光谱法来进行检测,精密度更高,更为准确!

日本和欧盟国家有的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分析,但对国内用户而言,仪器成本高。也有的采用X荧光光谱(XRF)分析,优点是无损检测,可直接分析成品,但检测精度和重复性不如光谱法。最新流行的检测方法--阳极溶出法,检测速度快,数值准确,可用于现场等环境应急检测。

7小时前

18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