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保卫战的时代背景

收不回 1个月前 已收到4个回答 举报

我迷了路 3星

共回答了39个问题采纳率:94.6% 评论

1935年10月,红军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后胜利到达陕北。当时,日本侵略者正在加紧侵略步伐,策动华北五省“自治”,而国民党政府却继续推行其“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调集几十万大军对陕北苏区大举进犯,妄图乘中央红军立足未稳之际,一举消灭。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会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国际发展形势和中国将来的发展方向,讨论了转变党的策略方针的必要性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和政策,提出了“东渡黄河,挺进山西,出师河北与日本帝国主义直接作战”的政治宣言。

  从1936年1月开始,红军各路东征部队迅速隐蔽地集结到黄河岸边,进行渡河准备。此次东征首先要突破阎锡山率领的晋军的黄河防线。但由于国民党军的封锁,当时能筹集到的渡船有限。为了顺利渡河,红军指战员向当地民众积极寻求帮助。在当地群众的帮助下,红军设法搞到了一批羊皮胎,并用它们做成羊皮筏子,作为渡河工具,又在群众的指导下刻苦学习使用技巧。

  1936年2月20日,红军将士从北起绥德沟口、南至清涧河口50余公里的黄河沿岸渡河。当时,黄河天险为国民党阎锡山的部队严密封锁。渡河战役打响时,黄河上冰凌翻滚、河水刺骨。红军突击队员在夜色的掩护下,划着羊皮筏子,顺着小河汊进入黄河,躲避着冰凌撞击,冒着对岸敌人的射击奋勇前进。经过一番拼搏,红军战士首先突破了石楼县贺家凹渡口,一举突破了阎锡山军队自称“固若金汤”的黄河防线。经过激战,突击队消灭了敌人从河边到山脚的全部碉堡,把晋军的河防撕开了一道缺口。抢占滩头阵地后,红军一面乘胜扩大战果,一面立即派人划着羊皮筏子回到对岸,接应后续部队。

  随着羊皮筏子在黄河上穿梭,红军主力源源渡河,胜利突破黄河天险,并继续扩大战果,于拂晓时分长驱东进,进占沿河晋军阵地。

  红军突破黄河天险后,一路击溃了晋军30多个团的围追堵截,转战山西50余县,歼敌1.3万余人,俘敌4000余人;同时,东征红军沿途发动群众,扩大红军8000余名,筹款50万元,组织地方游击队30多支,建立了县、乡、村苏维埃政权,发展了中共地方党组织,在山西播下了抗日的火种。

11小时前

45

只配庸俗 4星

共回答了496个问题 评论

  1938年9月,武汉沦陷后,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队第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

  1939年1月,光未然抵达延安后,创作了朗诵诗《黄河吟》,并在这年的除夕联欢会上朗诵此作,冼星海听后非常兴奋,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

 在延安一座简陋的土窑里,冼星海抱病连续写作六天,于3月31日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作曲,以中华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为背景,热情地讴歌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保卫祖国的必胜信念。

9小时前

47

噫難鈈成靠 4星

共回答了407个问题 评论

1937年8月13日,日寇进攻上海,处于抗战中心的武汉,涌现出很多抗日救亡宣传团体。在这样的形势下,光未然与何伟、周德佑、胡丹沸、赵辛生等十几位好友在“拓荒剧团”的基础上,吸收了上海、北平等地的部分流亡学生,于1938年初组成了“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话剧移动第七队”。

随后,剧协七队”被改编为“抗演三队”。同年9月9日,“抗演三队”在光未然的带领下,从武汉出发,奔赴西北。

1939年初,“抗演三队”渡过黄河,并在同年2月到延安。光未然受黄河汹涌澎湃气势的感染,创作出组诗《黄河吟》。到达延安后,出任鲁艺音乐系主任的冼星海,在“抗演三队”的新年晚会上,听到张光年朗诵的组诗《黄河吟》后,决定将它谱成歌曲,并请“抗演三队”的音乐组组长邬析零为他讲述渡过黄河时的所见所闻。

邬析零向冼星海描绘了黄河壶口瀑布的壮观景象以及船夫呼着号子与惊涛骇浪搏斗的场面。这次交流后,冼星海仅用六天便创作出了该曲。

6小时前

42

若情还在 2星

共回答了244个问题 评论

抗日战争时期,保卫黄河反映了号召全民奋起抗击日寇入侵西进黄河的感人事迹,以黄河在咆哮,来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反对外敌侵略的愤怒和决心,勇敢杀敌

2小时前

44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