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里说自己的时候通常用什么谦称

狠傻狠天真 2个月前 已收到3个回答 举报

大地黏潮 2星

共回答了218个问题采纳率:98.8% 评论

1、臣

例句:汉·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翻译:我修炼身体培养好性格,注意自己的言行数十年。最终还是没有因为坐牢受别人的钱财。

2、仆

例句:汉·司马迁《荆轲刺秦王》:“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翻译:我之所以停留下来,是因为等待我的客人好同他一起走。

3、愚

例句:三国·诸葛亮《出师表》:“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翻译:我认为宫中之事,无论事情大小,都拿来跟他商讨,这样以后再去实施。

4、鄙

例句:唐·王勃《滕王阁序》:“敢竭鄙诚。”

翻译:(斗胆)竭诚奉上我的一片真心。

5、孤

例句:先秦·左丘明《肴之战》:“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

翻译:我(秦穆公)违背了蹇叔的劝告,让你们受了委屈,这是我的罪过。

9小时前

30

衣带渐渐宽 2星

共回答了217个问题 评论

中华礼仪之邦,谦敬词中可见一斑。对自己的谦称古人有多种称呼。

1、表示谦逊,用于自称:愚、鄙、卑、窃、臣、仆。

2、古代帝王自谦称有孤、寡。

3、古代官吏称自己有下官、末官、小吏等。

4、读书人的自谦词有小生、晚生、不佞、不肖等。

5、古人用“家”““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人或亲属,如寒舍、敝舍、舍弟、舍妹等。

7小时前

19

釹角丄揚 3星

共回答了308个问题 评论

古文中称自己的代词有很多,在不同场合用不同的词语。最普遍的是:余、予、吾、我。它们也存在一些差别。余:只表示我自己,不能表示“我们”。予:与“余”同。《康熙字典》:郑康成注:余、予古今字。吾:可以只表示“我自己”,也可以加“辈”、“侪”、“人”、“属”等,表示“我们这些人”。吾,是普遍意义的“我”。 我:是相对于其他人时所言。《说文解字》,我,施身自谓也。意思是将自己放在你、他或对方的环境下的自称。例如,相对于别人的见解,说“我见”;相对于敌方,说“我方”;相对于其他国家,说“我国”。如“敌我不分”不能说“敌吾不分”。在长辈、兄长、朋友面前,自称用:晚辈、小可、鄙人、敝人、愚等。在皇帝面前,自称用:微臣、小臣、老臣(自己的年龄和资历高)等。在上级面前,自称用:下官、末将等。在官府中,自称用:小民、小人等。在老师或学问高的人面前,用:学生、小生、晚生等。在比自己小的人前面,用:愚兄、小老儿等。具体的说法还有很多,总的特点是“谦”。

4小时前

48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