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为什么会败给越国

天使泪滴 2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孟婆借个火 2星

共回答了263个问题采纳率:99.8% 评论

主要原因是轻敌。

第一次败给越国,是吴王阖闾,就是因为轻敌,中了越国的自杀计。

第二次败给越国是吴王夫差。尽管是越国用了美人计、釜底抽薪计(除掉伍子胥)、苦肉计(越王勾践夫妇为奴三年)。但主要还是轻敌了。最后被越国抓住时机,背后偷袭一战而胜。

21小时前

13

寂寞情归处 2星

共回答了88个问题 评论

吴国会败给越国,究其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一、吴国曾经有机会消灭越国,结果吴王夫差没有斩草除根,这给吴国留下了心腹大患。公元前494年(夫差二年),吴王出动全部精兵伐越,在夫椒大败越军,终于报了姑苏失败之仇。此战,越王勾践只得带五千甲兵躲进会稽山。在此背景下,伍子胥等人就劝谏吴王夫差一鼓作气,彻底消灭越王勾践。

二、但是吴王夫差却是妇人之仁,接受了越王勾践的求和请求,于是从吴国撤军。并且,面对越王勾践的假意臣服,吴王夫差逐渐忽略了越国这一背后的心腹大患。在地理位置上,越国正好处在吴国的南边,如果没有彻底解决越国,吴国在和北边的齐国、晋国争霸时,完全有被越国偷袭的风险。因此,在笔者看来,吴王夫差放弃了彻底消灭越国机会,成为其走向灭亡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吴王夫差将重心放在和中原大国争霸,导致后方空虚,还造成士兵疲惫,也是吴国被越国消灭的重要原因。

公元前489年(夫差七年),吴王夫差听说齐景公死后大臣争夺权力,新立之君幼小无势,于是兴兵北伐齐国。伍子胥劝谏道:现在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时刻准备报复吴国,所以吴国不应该兴兵讨伐齐国,这样会给越国以可乘之机。不过,吴王夫差不听,北伐齐国,在艾陵之战大破齐兵。公元前487年(夫差九年),吴国还顺势讨伐了鲁国。

三、在此之后,伍子胥屡次劝谏,逐渐激怒了吴王夫差,于是给子胥属镂之剑令其自杀。对此,笔者看来,伍子胥的自杀,无疑是吴国的一大损失,这让吴国的有识之士感到良心,导致吴国上下离心。公元前482年(夫差十四年)春,吴王北上与诸侯盟会于黄池,想称霸中原。七月辛丑,吴王与晋定公争夺盟主之位。晋国大夫赵鞅发怒,要攻吴王,这才让晋定公当了盟主。吴王盟会已毕,与晋定公分手。值得注意的是,在吴王夫差北上和晋国等大国会盟的时候,越王勾践偷袭了吴国,俘获吴国太子友。吴人向夫差报告失败的消息,吴王害怕有人泄露消息,让会盟的诸侯听到这个消息,于是怒斩七人于帐前。由此,对于焦虑不安的吴王夫差,匆忙赶回吴国后,又被越国击败。公元前478年(夫差十八年),越国更加强大。越王勾践率兵伐吴,大败吴兵于笠泽。

四、最后,公元前476年(夫差二十年),越王勾践再次伐吴。由此,和吴王夫差的妇人之仁不同,越王勾践并没有给吴王夫差多少喘息之机。一年后,越国大军成功包围吴国都城。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想把吴王夫差流放甬东,给他百户人家,让他住在那里。对此,吴王夫差表示:“我老了,不能再侍奉越王。我后悔不听子胥之言,让自己陷到这个地步。”于是自杀而死。在吴王夫差自尽后,越王勾践成功消灭了吴国。对此,在笔者看来,吴王夫差连续多年兴师动众,和齐国、鲁国、楚国、晋国等大国交锋,导致吴国将士十分疲惫,再加上吴王夫差除掉伍子胥等忠良之士,更让吴国在关键时刻没有人力挽狂澜了。

于是,在内忧外患之下,吴国最终被越国消灭。勾践灭吴之后,踌躇满志,仿效夫差,经过吴国开凿的邗沟,北渡淮水,与齐鲁诸侯会于徐州,并致贡于周。周元王使人赐勾践胙肉,承认越是华夏诸侯的“伯”(霸主)。越这时的领土已过淮水以北,与鲁国接壤,东面由今宁波出海,南自今绍兴诸暨以至温州,西面则达今江西鄱阳湖。由此,非常明显的是,越王勾践得以成为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位霸主,而当时的越国,更是成为不输晋国、齐国、秦国、楚国的大国了。不过,比较可惜的是,越国在战国中期被旁边的楚国消灭,所以没有成为战国七雄之一了。

19小时前

13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