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雨伞是怎么做成的 什么材料

青山望断 1个月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风流小青年 2星

共回答了2个问题采纳率:96.5% 评论

据说雨伞是鲁班的妻子发明的。 在春秋末年,我国古代的著名工匠鲁班,常在野外作业,常被雨雪淋湿。鲁班的妻子云氏,看到丈夫这样辛苦,就想做一种能遮雨的东西。她把竹子劈成细条,在细条上蒙上兽皮,样子很像“亭子”,而且收张自如,真是“收拢如棒,张开如盖”。这就形成了以后的伞。古时伞也写作馓,馓即伞也。 据《伞物纪原》云:“六韬曰:天雨不张盖幔,周初事也。通俗文曰:张帛避雨,为之馓,盖即雨伞之用,三代已有也。”可见古代伞是用丝制的。东汉时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后,丝帛伞被纸伞代替了,因为纸毕竟比丝绸便宜。当然所谓遥纸乎并不是只用一张简单的纸就了事,而是加厚的油浸过或涂过蜡的。

另外,古时还有伞的替代品。其一是“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中的“箬笠”和“蓑衣”。还有古代书生背的书箱上也有一个横出来的遮阳光和雨水的挡篷。

古代肉食者用的伞都是丝绸的。

1747年,我国的伞传入英国,成为英国第一把伞。当时有一个英国人到中国旅行,看到我国人民张着油纸伞在雨中行走,认为很适用方便,就买了一把使用,回国时便把它带回了英国,然后又造了一把形状似香菇的丝布伞用之,不久遍布了全英国。今天雨伞已在世界各地广泛使用了。 (现在看一些英美老片,他们在雨中都是只穿一不太怕水的衣服而已)

9小时前

2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