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的民俗

别韶华 3个月前 已收到4个回答 举报

尔叫潘绍龙 4星

共回答了451个问题采纳率:97.7% 评论

赶麦场:西北地区麦黄(成熟)时间是由东向西渐次延伸扩展的。陕西关中一带小麦成熟开镰时,定西境内的小麦正处于灌浆期,于是,旧时人们此时成群结队相约组成割麦队伍下陕西,为“收麦如救火”、虎口夺粮的人家打工割麦,称为“赶麦场”,称赶麦场者为“麦客子”。

19小时前

42

亦见钟情 1星

共回答了133个问题 评论

定西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具地方和民族特色的有

岷县花儿、二郎山花儿会、洮砚制作技艺、岷县巴当舞、通渭小曲戏、临洮貂蝉传说、渭源县麻家集高石崖花儿会、陇西民歌、陇西云阳板、渭源羌蕃鼓舞、通渭皮影戏、临洮皮影戏、渭源皮影戏、安定区陇中小曲、通渭木雕技艺、通渭砖雕技艺、岷县点心加工技艺、陇西腊肉制作技艺、岷县铜铝铸造技艺、岷县传统织麻布技艺、临洮脊兽制作技艺、首阳山伯夷叔齐祭祀、定西剪纸、通渭剪纸、岷县宝卷、临洮花儿、临洮傩舞、岷县巴当舞、马营小曲、临洮水陆画、木板窗花年画、通渭马营脊兽、通渭草编技艺、洮砚制作技艺、岷县十八位湫神祭典、岷县二郎山庙会花儿会、岷县青苗会、岷县九宫八卦灯会、临洮拉扎节等等。

无不表现着定西300多万各族群众世代生生不息、繁衍进步的历史足迹和口传心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心路,证实着定西2.03万平方公里土地上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厚重和博大精深,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17小时前

22

托腮思往 1星

共回答了1个问题 评论

有岷县花儿,二郎山花儿会,岷县巴当舞,陕西名歌,等等。

14小时前

4

城南外 2星

共回答了98个问题 评论

腊月二十三农历腊月二十三送灶神。

民间有“腊月二十三,灶爷上了天”的歌谣。是日晚上约八点左右,户户提前备灶书(用黄表纸书写全家人的姓名、生年月日)、灶糖(麦牙糖和豆糖之类)、灶干粮(烙饼)、灶马(黄表纸上印有备鞍的马),并备一碟碎麦草,拌几粒豆,子均供于灶神牌位之前焚烧,意示送灶爷上天庭。民间传说灶爷为一家之主,腊月二十三上天汇报,腊月三十日晚回府,祭灶是祈求灶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过了腊月二十三,已接近春节,家家户户购置年货,制作食品菜肴,拆洗衣服,打扫房屋,准备过大年。

11小时前

20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