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阶级结构

磕磕巴巴 1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飛儛緈福 4星

共回答了432个问题采纳率:98.8% 评论

欧洲中世纪社会的等级观念源于日耳曼人的习惯法和基督教相关教义。等级划分的依据是三类主要的社会活动,即农业生产,战争和基督教传教。

其阶级结构是在田野中劳作的农民,负责照看世人灵魂并为此祈祷的神职人员,管理事务和参战的贵族。

1小时前

49

刻意去回避 2星

共回答了63个问题 评论

教士阶层作为西欧中世纪基督教会的主体构成人员,以其较高的社会地位和重要的社会职能成为封建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社会等级。他们一方面是中世纪西欧意识形态领域与社会伦理道德范畴的掌控者;另一方面,他们凭借享有的各种特权与应尽的封建义务积极地参与世俗事务,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教士阶层的形成与世俗社会的变迁、基督教的发展密不可分。

基督教教徒社会身份的变化促成了以主教制为中心的教职教阶制度的发展和一整套教规礼仪的形成。中世纪早期,墨洛温王朝统治者克洛维将保存大土地占有制与皈依基督教作为稳定统治的施政措施,基督教会的组织机构与等级制度得以延续,并在以采邑制为基础的封建社会中,通过查理大帝推行的政教联盟政策,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教阶制与封建等级制度的融合导致教会世俗化程度加深,担任高级教职的封建贵族逐渐成为教会贵族,在国家事务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罗马教会因寻求政治庇护亦成为各派势力争权夺势的工具,教会高级神职的委任权被牢牢控制在世俗力量的手中。法兰克王国时期的政教联盟政策是西欧中世纪政教二元政治体系的发端,教、俗力量的不断增长必然导致彼此间的制约和斗争。11世纪罗马教会改革,引发了教俗双方关于基督教世界最高权力的争论。“主教授职权之争”掀起了西欧教士阶层社会结构变动的一场革命,一批支持改革的修道士、法学家与神学家进入教会,与教会中的世俗力量代表相抗争,教士阶层成为政教之争的阵地。教皇与世俗权力之间的过多纠缠严重损害了教皇的道德威望,罗马教会的世俗腐化与党派纷争加剧了民众的不信任感,14-15世纪西欧社会变迁经历了社会宗教意识的变化。

伴随新民族主义的出现,西欧各地区均出现了世俗势力日渐集中的趋势。众多学者著书立说,弘扬民族主义精神,严厉抨击罗马教会的宗教特权。各地区教会逐渐成为推动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政治力量,教士阶层亦成为王权的拥护者。中世纪中晚期,市场和货币在西欧经济中逐渐发挥主导作用,货币地租的推广致使庄园经济日渐瓦解,个人获得了对土地更大的支配权。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不同地区之间的联系愈益密切,这些引起了原有社会结构的改变,形成了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社会群体,利益联盟取代了个人之间的直接联系。这些变化必然要改变社会内部的政治关系,各种形式的等级会议在西欧各地区相继出现,中小贵族、城市市民与中产阶级等阶层人士获得了参政议政的权利。他们同时也将自身的要求诉诸于宗教形式,通过担任教职、合理应用宗教理论为本阶层的利益进行辩护。

西欧中世纪的教士阶层植根在社会机制的发展之中,其社会结构呈现出的变化特点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反映了西欧中世纪整体社会阶层的发展变迁,体现了各社会等级的历史影响力,为研究西欧中世纪社会状况与宗教思想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21小时前

16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