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帝刘秀深度解析

谁帮我爱她 3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老公咱爱祢 1星

共回答了130个问题采纳率:92.3% 评论

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被公认为中国最完美的皇帝之一。他英雄盖世、勇武过人,凭借一己之力,打下了东汉的万里江山;此外,他还敦厚谨慎、宽以待民,无论是皇帝、将军、丈夫、父亲、朋友,任何角色他都能完成得游刃有余。

22小时前

15

嫁你娶你 4星

共回答了404个问题 评论

汉光武帝刘秀出身于西汉末年的一个地主家庭,早年参加起义,南征北战,浴血奋战,推翻了王莽政权,统一了全国,建立了东汉王朝。他是一位开国皇帝,也是历史上少有的贤明皇帝之一。他一生建功立业、勤政亲民、节俭躬行、任人唯贤、公正豁达,备受后人敬仰。汉光武帝刘秀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中兴之主。

一、一身戎装,驰骋疆场,推翻旧政,统一天下。

刘秀生长于一个乱世时期。西汉元帝皇后王政君的侄儿王莽,官拜大司马,居摄浅祚,总揽朝政。但是他还不满足,于公元9年通过禅让方式当上了皇帝,建新朝,为新始皇。由于禅让称帝受儒家思想排斥,造反之声此起彼落。刘秀是一个热血青年,对王莽篡夺汉室也十分不满,遂参加了起义大军。

刘秀在战场上十分勇敢,有一次一个人冲入敌阵,砍杀四五十人。特别是在昆阳大战中,刘秀亲率三千敢死队,杀得新军狼狈逃窜,新军主帅王寻被当场杀死。经过昆阳大战,人们认识了刘秀智勇双全的军事才能,刘秀一跃成为起义军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奠定了在起义军中的领导地位。

由于刘秀的突出表现,没过多久,终于坐上了起义军的头把交椅。刘秀带领起义军南征北战,于公元23年推翻了王莽政权。而此时,邯郸人王郎在邯郸称帝,占据河北大部分地区,并发布檄文捉拿刘秀。公元24年5月,刘秀击败了王郎几十万军马,杀死了王郎。公元25年6月刘秀称帝,改年号为建武,称光武帝。同年十月,刘秀率军攻克洛阳,并把洛阳作为都城。刘帝称帝后,便开始努力统一全国。公元27年消灭了赤眉军,此后依次平定了渔阳的彭宠、秦郡的秦丰、梁地的刘永、齐地的张步、庐江的李宪、天水的隗嚣、巴蜀的公孙述、五厚的卢芳。到公元40年,刘秀统一了全国。

二、健全机制,任人唯贤,勤政亲民。

1、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现,完善监督机制,强化中央集权。

光武帝一方面封赏开国有功之人,另一方面告诫他们说:"人心要知足,不要只顾一时的放纵快活忘记了法纪刑罚,诸位的功劳都很大,要世代相传,就应当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不可一日大意。"

"家贵已极,不可复加。"这是开国皇帝明政的重要理念。刘秀规定:凡是后族、宫寂,一律不得封侯参政,并制定了严密的防范措施。

均衡各方权势,集权中央。如东汉时期的三公,名义上司徒掌民政,司空掌水利,太尉掌军事,但实际上三公没有实际权力。一方面,三公之下有九卿,分管庶政;另一方面,军国大事、典要机密、刑政诛赏的权力,已转归尚书。

2、选拨治国人才,任人唯贤。

刘秀深知要把一个国家治理好必须要有一大批贤明人才。他按照西汉时期的"四科"标准选拨官吏。一是品德高尚、志节清白;二是知识丰富、通晓经书;三是熟悉法令、依法办事;四是有魄力、办事果断、能独当一面。通过选拨上来的人,他要求十分严格,专门制定了考核制度,他还经常亲自对他们进行考核。所以后来涌现出了一大批廉洁奉公,刚正不阿的吏士。史记上记录了一件这样的事:刘秀姐姐家有一仆人,光天化日之下在洛阳杀人,辖地县令董宣查办此案。这仆人躲藏在刘秀姐家不出门。几天后,这仆人以为没事了,随护刘秀姐姐外出办事。董宣闻讯后,马上拦截刘秀姐姐的车乘,怒骂刘秀姐姐管教不严,使下人触犯国法,并当着刘秀姐姐的面斩杀了这个家仆。刘秀姐姐哪受得了这口气,跑到弟弟面前告状,刘秀大怒,马上叫人把董宣喊来,立即处斩。处斩时董宣请求说完一句话,刘秀同意。董宣说:"陛下圣德,中兴汉室,却纵容家奴枉杀平民,如此下去,不知陛下将怎样治理天下?"刘秀顿感羞愧,决定不杀董宣,但要求董宣向他姐姐磕个头认错。董宣不磕,安排人把董宣按下去,董宣两手撑地,其头就是按不下去。刘秀姐姐大声对刘秀说:"你过去也在家里藏过犯有死罪的人,官吏都不敢上门,现在你尊为皇上,就对付不了一个小小县令?"刘秀苦笑说:"天子和平民是不一样的。"他令人把董宣扶起来,并赐他到太官府吃饭。董宣74岁死在任上,刘秀派人去他家吊唁,只见他家徒四壁,清贫如洗。使者回宫后向刘秀报告了这一情况,刘秀伤感地说:"董宣廉洁,死后才真正知道。"

3、勤政亲民,休养生息。

刘秀深切地认识到,要使国家真正地长治久安,必须安民,与民休息,才能保持社会稳定,才能发展社会生产。

他在位期间下诏为一些偏僻地区建立学校,凿山开道,设立邮亭。把在深山里生活不方便的人安排到道路的两边建房居住。(感觉与现在政府的扶贫政策极为相似)

他废除王莽时期的繁苛法令,推行简政轻刑。他告诫各级官员要善待百姓,体恤百姓,宽松执法。

他釆取措施有效减轻人民的负担。他认为官吏奢侈,冗官无数是百姓最大的负担。他下诏归并郡、国十个,县、邑、道、侯国四百多个。并官省节,减少财政支出。

他在位期间,始终提倡节俭。曾经有一国送了他一匹千里马和一把宝剑,他把千里马送去驾鼓车,把宝剑赐给了骑士。

他同情体恤底层人的遭遇,这是在历代皇帝中少有的恻隐之心。刘秀曾连续六次下招释放奴婢。同时,他还在一年之内连续三次下诏,禁止杀、伤和虐待奴婢。

4、度田到户,打击豪强。

刘秀为了解决分产到户的土地问题,也是下了大力气。公元39年刘秀下令全国"度田"。在度田过程中,官吏和豪强相互勾结,或抵制或隐瞒不报,而对百姓却是多量,连墙头地角、房前屋后都不放过。刘秀了解这一情况后,先后诛杀了大司徒、河南尹及郡守十多人,引起了地方骚乱。地方豪族大姓纷纷起来叛乱,光武帝好不容易才予平息。

三、封禅祭天,殚精竭力,死而后已。

泰山封禅是秦汉以来历代皇帝必须祭天报功的重大事宜。刘秀为了节约开支,一直没搞。公元54年大臣张纯和其他大臣纷纷上书刘秀,建议举行封禅大典,被刘秀否定。公元55年,刘秀感觉自己身体越来越差了,同意了大臣们"泰山封禅"建议。公元56年正月12日,封禅队伍从洛阳出发,前往泰山封禅。这是刘秀一生中唯一的一次耗资较大的活动。

封禅后没过多久,即公元57年,光武帝刘秀去世,终年67岁。他在遗诏中嘱咐臣子们不要为他的丧事铺张,不要因为丧事而影响日常政务。

刘秀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伟大的一生。他在位33年,呕心沥血,勤于政事,力戒骄奢,厉行节约,奠定了东汉前期八十年间国家强盛的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

21小时前

37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